背景:冠状CT血管造影(CCTA)能够显示冠状动脉解剖结构,而功能性压力测试则用于评估诱发性心脏缺血。尽管与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参考标准相比,CCTA在冠状动脉疾病(CAD)的诊断准确性上更高,但其对临床结果的影响尚不确定。
目的:本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旨在比较CCTA与功能性压力测试在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的表现,重点关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心肌梗死(MI)、血运重建和心脏住院情况。
方法:通过对PubMe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识别出2016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纳入的研究需比较CCTA与功能性压力测试在疑似CAD成年患者中的应用,并报告至少一个月随访期的患者结果。统计分析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并用I²统计量评估异质性。
结果: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4912名参与者。对于MACE,合并的风险比(RR)为0.92(95%置信区间[CI]:0.60–1.40,p = 0.69,I² = 48%),表明CCTA与功能性压力测试之间无显著差异。同样,对于MI(RR:0.74,95% CI:0.27–2.04,p = 0.55,I² = 60%)、血运重建(RR:1.40,95% CI:0.49–3.99,p = 0.53,I² = 62%)或心脏住院(RR:0.91,95% CI:0.68–1.22,p = 0.53,I² = 0%),也未发现显著差异。
结论:本荟萃分析发现,在降低稳定型CAD患者的MACE、MI、血运重建或心脏住院率方面,CCTA与功能性压力测试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虽然CCTA提供了解剖学方面的信息和诊断准确性,但这些优势可能无法转化为优于功能性压力测试的临床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明确CCTA在指导稳定型CAD管理策略中的作用。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