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制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本土企业正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显著成果。根据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6月底发布的统计数据,去年韩国国内药品出口规模同比增长超过28%。出口表现超越进口数据,贸易收支在三年内首次实现顺差。
进入全球最大医药市场——美国的企业,正集中力量强化本地营销并扩大市场份额。Celltrion的自体免疫疾病治疗药物“Jimpenetra”、SK Biopharma的癫痫治疗药物“Xcopri”、GC Biopharma的免疫球蛋白血液制品“Aliglo”,以及Yuhan Corporation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Lecsura”,均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新药批准。
在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开发新药的能力被认为是克服国内市场局限并在全球市场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各企业正在加大研发投入,并通过联合研究、并购(M&A)和技术转让等创新策略提高新药开发的成功率。
制药公司通过开放式创新加强研发
Yuhan Corporation自2015年起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引入外部技术和创意。通过引进生物科技公司开发的候选物质,公司进行临床试验探索新药潜力,并将技术出口给全球大型制药公司以进入市场。
在出口新药技术时,里程碑费用或销售产生的特许权使用费会与原始开发者共享。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开发成功的可能性,还减少了临床试验所需时间和企业的风险负担。
开放式创新战略的突出成果之一是Lecsura。2015年,Yuhan Corporation引入了Oscotec及其子公司Genosco共同开发的新药候选技术,并主导临床试验。2018年,公司将全球独家权利转让给强生子公司Janssen,用于后续试验。
Lecsura于去年8月成功进入美国市场,成为首款国产抗癌药物。它获得了FDA对其与Janssen的“Rybrevant”联合疗法的批准,并在当地上市。随后,该药于去年12月在欧洲获批,今年第一季度也在英国和加拿大等地获得批准。今年5月,该药在日本开始商业化,同时达成了更多里程碑。
Yuhan Corporation的目标是跻身“全球前50大制药公司”,并加快新药开发速度。近期,公司在美洲过敏、哮喘与免疫学会(AAAAI)及欧洲过敏与临床免疫学会(EAACI)上公布了抗过敏候选药物“Resigertcept(YH35324)”的1b期临床结果。
Chong Kun Dang也通过技术转让和出口增强了研发成果。2023年11月,该公司与全球制药巨头诺华签署了一项合同,出口候选物质CKD-510,合同规模达13.05亿美元(约合1.73万亿韩元),为史上最大规模。今年5月,诺华向FDA提交了2期临床试验计划,Chong Kun Dang因此获得了500万美元的里程碑付款。2023年2月,该公司还与荷兰公司Synaffix签订技术转让合同,获得了三种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技术的使用权,用于开发抗癌药物。
近期,Chong Kun Dang大幅扩展了研发基础设施投资。公司计划在韩国京畿道始兴市Baegot地区约79,791平方米的土地上建设一座生物医药综合研发设施。该项目总投资高达2.2万亿韩元,预计年内破土动工。去年5月,公司在波士顿设立了美国子公司“CKD USA”,作为全球研发中心。
Hanmi Pharmaceutical正在开发多种新药候选物质,以保持其“新药开发中心”的声誉。特别是在美国糖尿病协会会议上,下一代减肥药候选物质HM15275的临床试验结果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1期临床试验中,HM15275在短短四轮后较对照组平均减重4.81%。动物实验显示,其改善了身体组成,增加了肌肉质量,从而提高了代谢率并实现减重效果。鉴于现有的减肥疗法因体重下降而导致肌肉减少而受到批评,若成功开发,该药可能成为一款创新型减肥药物,而非简单模仿。
Daewoong Pharmaceutical也在努力开发继三大创新药物之后的新药:肉毒杆菌毒素“Nabota”、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药物“Pexuclu”和糖尿病治疗药物“Enblo”。今年6月,公司与瑞典生物技术公司Salipro Biotech签署了下一代药物合作研究协议。Daewoong计划利用Salipro的膜蛋白稳定技术加速下一代候选药物的发现。
Daewoong Pharmaceutical通过专注于新药开发的子公司HANALL BIOPHARMA开发一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候选物质。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免疫系统错误攻击正常细胞,类风湿性关节炎便是典型例子。设立专门子公司开发新药是一种降低开发风险、增强研发专长和速度的战略。
韩国制药出口飙升,今年增长可期
根据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的数据,去年韩国国内药品出口额达12.674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8.2%。得益于出口激增,贸易收支录得1.1664万亿韩元的顺差,为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也是三年来首次实现顺差。
韩国国内药品生产总额达32.862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7.3%,为1998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值。药品生产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9%,占制造业总产值的4.8%。过去五年的年均增长率达7.5%,高于同期GDP增长率5.5%。
制药生产收入超过1万亿韩元的公司包括Celltrion、Hanmi Pharmaceutical和Chong Kun Dang,与去年相同。Celltrion的生产收入同比增长62.5%,达25.267万亿韩元,继续保持第一的位置。
预测显示,主要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将在今年继续增长,得益于技术转让和海外出口扩大。根据金融信息提供商FnGuide的数据,包括Yuhan Corporation、Hanmi Pharmaceutical、Daewoong Pharmaceutical、Chong Kun Dang和GC Biopharma在内的五大制药公司的整体销售额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将较去年有所增长。
Celltrion和三星生物制药等生物医药合同开发和制造组织(CDMO)有超过90%的收入来自海外。三星生物制药去年销售额达4.5473万亿韩元。今年仅用五个月便实现了3.2525万亿韩元的累计订单额,超过了去年总订单额的60%,预计轻松实现年初设定的“年销售额超5万亿韩元”目标。
Celltrion去年创下历史最高销售额35.573万亿韩元。公司设定了今年实现“5万亿韩元销售额”的目标,这归功于美国和欧洲市场自体免疫疾病治疗和抗癌药物的快速增长,以及越来越多的产品线推出。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任后曾预见的药品互惠关税暂停,为企业业绩创造了有利环境。尽管关税不确定性尚未解决,且全球市场环境中仍存在各种变量,如以色列-伊朗冲突,但本土企业认为影响有限。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