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布的一份联合国报告强调了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人工智能(AI)治理框架的紧迫性。在这个AI越来越依赖全球数据、材料和计算能力的世界中,这一框架显得尤为重要。报告针对科技和生命科学公司提出了一些重要建议,强调了伦理发展、能力建设、合规性和合作的重要性。报告还提出了填补AI治理空白、增强全球合作、促进包容性AI发展以及应对AI风险和挑战的具体建议。
需要了解的关键点
- 联合国发布的《为人类治理人工智能》报告于9月出版,该报告不仅重申了现有指导文件中关于AI快速发展的内容,还特别强调了建立全球治理框架的需求。报告指出,现有的AI治理存在空白,这些空白带来了相应的伦理影响,并强调了全球范围内公平获得AI的重要性。报告为行业提供了可操作的见解,特别是生命科学、技术和初创公司,这些公司在AI创新方面处于前沿。尽管目前这份报告更多是建议性的而非监管性的,但它提供了一个比现有法规和标准更广泛的视角,有助于揭示随着AI全球影响扩大而可能变得尤为重要的领域。
全球AI治理的必要性
报告指出,AI是一项变革性技术,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显著的风险。它可以革新行业,改善公共健康,解决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等全球挑战。然而,如果缺乏治理,AI的好处可能会分布不均,进一步加剧全球数字鸿沟。报告强调,AI的发展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以确保其潜力惠及全人类。报告指出,AI的本质——依赖全球数据、材料和计算能力——使得国际合作成为必要。报告呼吁建立全球治理框架,确保AI服务于全球公共利益,这在医疗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尤为重要。这些领域的公司被敦促积极参与多边倡议,塑造AI政策,确保其创新有助于包容性全球发展。
生命科学和技术公司的建议
AI在医疗、生物技术和科技初创公司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潜在风险必须谨慎管理。因此,报告对这些领域的公司提出了几项具体建议:
- 优先考虑伦理AI开发:生命科学和技术公司必须确保AI系统,尤其是那些用于医疗、制药和诊断的系统,不受偏见影响,并提供公平的治疗和干预机会。用于诊断或药物发现的AI系统必须经过严格的偏见、准确性和公平性测试,以避免加剧健康不平等。此外,在临床环境中的AI决策透明度对于维持患者信任至关重要。
- 投资能力建设项目:对于初创公司和成熟公司而言,参与能力建设项目至关重要。报告建议创建全球网络,分享AI知识和基础设施。生命科学公司和AI初创公司应通过提供开放访问的AI工具、数据集和培训计划,支持低收入国家的研究人员和开发者,帮助缩小AI差距,促进全球合作。
- 遵守AI治理框架:报告呼吁公司遵守新兴的国际AI标准和治理框架。在高度监管的生命科学领域,公司应将AI治理原则纳入产品开发流程。例如,确保用于临床试验或患者数据分析的AI工具符合当地和全球的数据保护法规,这对于获得监管批准和市场准入至关重要。
- 参与AI标准的制定:报告中提出的AI标准交换平台旨在协调全球AI应用的标准。特别是初创公司应参与这些举措,帮助定义行业标准。涉及AI驱动的医疗设备、诊断或制药的公司将受益于确保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国际一致标准。
填补AI治理空白
报告的一个主要主题是识别全球AI治理的重大空白,包括:
- 代表性空白:许多地区,尤其是全球南方的国家,被排除在AI治理的关键讨论之外。报告显示,118个国家未参与任何采样的AI治理倡议。
- 协调空白:现有的AI治理框架分散,存在标准和监管方法不一致的风险。这可能导致“底线竞赛”,即为了经济竞争而牺牲安全、安全和伦理考虑。
- 实施空白:即使存在AI治理框架,它们往往缺乏执行机制,导致伦理标准的不一致应用,尤其是在对隐私、人权和民主机构有重大影响的AI系统中。
报告倡导建立更具包容性和有效性的框架,代表所有国家的声音,特别是那些历史上被排除在AI创新和治理讨论之外的国家。生命科学和技术公司被鼓励支持多样化的AI人才,并投资于促进代表性不足群体在AI研究和开发中的参与的项目。
增强全球合作的建议
报告强调了AI治理在传统科技中心以外国家的代表性空白,并提出了几个具体的步骤来填补治理空白和促进全球合作,包括:
- 建立国际AI科学小组:类似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该机构将作为中央权威,编制、分析和传播有关AI能力、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可靠信息。其目标是确保AI治理基于坚实的科学共识。
- 启动全球AI治理政策对话:每年两次的论坛可用于政府间和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对话,分享最佳实践,促进跨边界对AI治理的共同理解,确保法规具有互操作性和全球一致性。
- 创建AI标准交换平台:该倡议将促进国际AI技术标准的制定。交换平台将涉及各种利益相关者,包括标准制定组织、科技公司和民间社会,以促进优先考虑安全、透明和问责的全球规范。
公司被敦促参与国际伙伴关系和合作,特别是与全球南方的组织和政府的合作。这有助于确保AI创新公平地解决全球健康挑战。
促进包容性AI发展
报告的核心主题之一是确保公平获得AI技术。缺乏全球合作,AI可能会进一步巩固现有的不平等,使权力和财富集中在少数国家或公司手中。报告提出了一些关键举措来解决这一问题:
- 能力建设网络:该网络将连接全球的AI培训中心,确保较小国家和边缘群体可以访问AI工具和教育。它还旨在弥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AI人才和计算资源差距。
- 全球AI基金:报告建议创建一个全球基金,支持资源匮乏国家的AI能力建设。该基金将提供计算资源、模型和数据,确保所有国家都有参与全球AI生态系统的工具。
应对AI风险和伦理挑战
报告承认,AI带来了从AI偏见到隐私问题、自主武器开发到虚假信息传播等一系列伦理和社会风险。报告呼吁建立强大的治理框架,优先考虑问责和透明。AI在医疗和生命科学中的作用带来了独特的伦理和运营风险。报告强调了几个风险,并提出了公司可以采取的策略来缓解这些风险:
- 应对AI偏见:AI系统中的偏见是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偏见算法可能导致不公平的医疗访问或错误的诊断。公司应实施强有力的治理措施,包括AI审计框架,以持续评估和消除用于诊断、患者数据分析或个性化医学的AI算法中的偏见。
- 缓解隐私和安全风险:随着对患者数据的依赖增加,隐私成为首要关注点。生命科学和技术公司必须确保遵守全球数据治理框架,并投资于强大的网络安全措施,以保护敏感的健康信息。这包括与监管机构合作,使AI系统符合国际隐私标准,如GDPR。
- 能源消耗和可持续性:AI的环境影响,特别是大规模数据处理所需的高能耗,是报告中提到的另一个关键问题。生命科学和技术公司应投资于可持续的AI解决方案,优化数据处理方法,使用节能基础设施。
长期愿景:构建AI治理的韧性
报告勾勒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AI治理愿景,要求公司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一个关键提议是在联合国秘书处内设立AI办公室,监督全球AI治理倡议。生命科学和技术公司应积极参与这些讨论,确保其需求在未来监管框架中得到体现。
结论:行动呼吁
《为人类治理人工智能》报告重申了已经在学术界、监管机构和行业团体中讨论过的多个主题。但其真正价值在于强调国际协调这些努力的必要性,以确保AI造福全人类,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对于生命科学和技术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通过采用伦理AI实践、参与全球治理倡议和促进公平获得AI,公司可以为一个AI驱动创新、促进公平和包容性的未来做出贡献。虽然报告最终的影响尚不确定,但它为行业和政府领导人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帮助塑造一个不让任何人掉队的全球AI格局。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