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特定种族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识别健康差异及监测全民健康水平至关重要。美国研究人员评估了种族数据收集标准及其修订版本对不同种族群体癌症负担的捕捉准确性,研究结果发表于《癌症》期刊。
美国种族数据收集遵循管理与预算办公室的推荐标准:1977年建立的种族分类标准(后经1997年和2024年修订)旨在提升联邦种族与族裔数据质量。1977年标准包含4个种族类别:白人、黑人、美国印第安/阿拉斯加土著(AI/AN)、亚裔/太平洋岛民(API)。1997年修订允许申报多族裔身份,并建议将API拆分为亚裔和夏威夷原住民/其他太平洋岛民(NHOPI)。2024年修订新增中东/北非类别。
研究团队将1977和1997标准应用于国家癌症研究所的SEER项目癌症发病率数据及国家生命统计系统的癌症死亡数据。分析显示,白人和黑人群体在1997标准下的发病率与1977标准基本一致,但AI/AN群体的发病率在1997标准下显著降低。
死亡率方面,白人、黑人和AI/AN群体在两个标准间保持稳定。多族裔个体纳入主种族分类后,多数群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不显著,表明这种合并未对总体统计产生重大影响,但NHOPI群体在合并后发病率出现下降。
国家癌症研究所Mandi Yu博士指出:"种族概念在癌症预防中至关重要,它与社会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癌症风险、发病率、治疗和预后。提升患者自我申报种族身份的准确度,并将多族裔分类纳入医院数据系统,是实现癌症发病率数据与人口普查数据可比性的关键步骤。"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