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众对就医体验的普遍困扰催生了医疗AI创新。传统就诊需等待数周预约、数小时候诊,医生因文书工作(占工作时长34-55%)压缩问诊时间,导致医患关系恶化。洞察健康公司(Insight Health)开发的AI临床护理代理Lumi,已实现自动采集病史、生成结构化诊断摘要等核心功能。
这家由神经科医生Eric Stecker和CEO Jaimal Soni创立的初创公司,近期完成4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其技术已在神经外科、肿瘤科等100余个医疗机构部署,完成10万次自主临床对话。典型神经外科就诊中,半数时间用于采集家族史、既往病史等信息,Lumi通过电话/短信预访可节省医生30分钟/日,使诊疗更聚焦病情分析。
平台采用多模块化设计,集成电子健康记录(EHR)系统自动提取患者数据,支持多语言交互。生成的预诊摘要包含矛盾信息标注(如患者自述服用糖尿病药物却否认糖尿病诊断),供医生复核。临床验证显示AI在基础诊疗中准确率与医生相当,但在复杂病症(多合并症患者)处理上仍需人类专家介入。
尽管存在监管空白(特朗普政府撤销拜登签署的AI医疗安全行政令),公司构建了"安全AI"内控体系,通过异常检测确保输出质量。研究显示患者对同理心AI的医疗自述意愿与人类相当,神经科学领域专家认为AI可优化基础流程,使医生专注需要同理心与复杂判断的环节。未来AI医疗将从记录工具进化为智能诊断中枢,但人类医生在复杂病症中的不可替代性仍是行业共识。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