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CKD)患者患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较高,但关于社会孤立对这些不良结果的影响知之甚少。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一问题,曾晓曦博士(Xiaoxi Zeng, MD)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的13,090名参与者。
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三类:社会孤立程度最低、中度孤立和高度孤立。随后,他们使用加速失效时间模型来衡量社会孤立在时间比率上的潜在影响。
与社会孤立程度最低的人相比,中度孤立(时间比率,0.87;95%置信区间,0.82-0.93;P<0.001)和高度孤立(时间比率,0.76;95%置信区间,0.70-0.82;P<0.001)均与加速全因死亡相关。具体而言,与社会孤立程度最低的人相比,中度孤立者的10年受限平均生存时间减少了49.1天,而高度孤立者的10年受限平均生存时间减少了71.6天。
此外,中度孤立(时间比率,0.93;95%置信区间,0.87-0.99;P=0.039)和高度孤立(时间比率,0.87;95%置信区间,0.79-0.96;P=0.005)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较为微弱。这种关联在中风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冠状动脉疾病方面则不显著。
研究人员通过贝叶斯网络和中介分析,探讨了社会孤立如何与不良健康结果相关联。通过应用逆几率加权中介分析,他们分解了社会孤立对死亡风险的总体影响。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和肌肉减少症共同解释了该效应的21.8%(95%置信区间,7.1-43.0)。
研究得出结论,社会孤立与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加速死亡之间存在关联。作者表示:“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在预防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的过程中,社会支持值得特别关注。”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