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通过两年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发现,结构化生活方式干预(包含规律运动、MIND饮食法、认知训练及定期健康评估)和自主生活方式调整(参与者自主选择改变方式)均能改善2,111名美国老年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其中结构化干预组在总体认知能力提升方面表现更优。研究团队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最新报告指出,结构化方案通过38次小组指导会议、个性化运动计划及临床医生定期督导,使参与者在执行功能、信息处理速度等认知维度取得显著进步。
该研究被称为美国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降低风险以保护脑健康研究(US POINTER),首次证实即使是轻度认知障碍风险人群,通过系统性生活方式调整也能有效延缓衰退进程。研究负责人Laura Baker教授强调:"结构化干预虽效果更明显,但自主调整方案因其低资源消耗和参与者负担小,同样具有推广价值。这表明即便无法严格执行高强度计划,适度改变如增加社交活动或改善饮食结构,仍可能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两种干预方案均包含五个核心要素: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阻力训练、认知刺激活动(拼图、记忆训练)、社会互动(社区活动参与)以及心血管健康监测。其中结构化组要求每周完成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严格执行MIND饮食法(强调绿叶蔬菜、坚果、浆果和鱼类摄入),并接受每季度一次的专业健康评估。自主组虽无强制要求,但研究团队提供的个性化建议显著提升了参与者依从性。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MIND饮食法的结构化组在执行功能(前额叶皮质相关能力)改善幅度比自主组高出23%,这可能与该饮食模式中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蓝莓、羽衣甘蓝)减少神经炎症有关。研究同时发现,60%的自主组参与者自发选择增加日常步行量和减少红肉摄入,这表明健康宣教本身即可激发有效改变。目前研究团队正对血液生物标志物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生活方式干预对β淀粉样蛋白沉积等病理过程的具体影响机制。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