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 环球医讯 家医百科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我国宫颈癌平均发病年龄44.7岁 发病趋势年轻化

作者: 家医大健康
2015-08-17
宫颈癌,预防宫颈癌,宫颈癌治疗

内容摘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主任马丁教授介绍,目前,近年来发病趋势明显年轻化,且早期患者增多,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已达到15/10万。据研究显示,宫颈癌平均发病年龄为44.7岁,患者年龄均值比2000年前年轻了5~10岁。研究结果还显示,宫颈癌早期患者增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主任马丁教授介绍,目前,近年来发病趋势明显年轻化,且早期患者增多,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已达到15/10万。据研究显示,宫颈癌平均发病年龄为44.7岁,患者年龄均值比2000年前年轻了5~10岁。研究结果还显示,宫颈癌早期患者增多。

专家分析,宫颈癌呈年轻化趋势的主要原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初次性生活的提前。宫颈癌早期患者比例明显增多,原因包括城镇化进程加快、妇女防病意识加强,也说明我国在宫颈癌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早期宫颈癌有何症状?

早期的宫颈癌都无明显症状,也无明显体征,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一旦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

1、阴道流血。年轻患者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早期时流血量少,晚期时病灶较大表现为多量出血,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有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2、阴道排液。常诉阴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晚期并发感染时,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等。

宫颈炎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期大部分患者能到医院及时就诊,但若治疗不彻底,就极易转成慢性。慢性炎症的刺激可分为: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囊种、宫颈粘膜炎。而宫颈糜烂或宫颈息肉均可引起接触性出血,外观也难与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CIN)及早期宫颈癌相区别,常常会延误对CIN和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期。

近年来,国内外资料显示,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CIN)和宫颈癌患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宫颈防癌普查非常重要,可以让大多数患者在癌前病变时就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所降低。

宫颈癌早筛可预防

如果说打疫苗是宫颈癌一级预防的话,那么,有针对性的宫颈癌筛查被称为二级预防。

筛查分为“三阶梯”:1、先做HPV筛查,看有没有感染;2、如果感染了HPV16/18高危型的,再进行细胞学检查,即采用阴道镜检查;3、最后做组织学活检。石琨举例说,曾有一位年仅30岁的女士,来医院检查时发现HPV-18亚型阳性,但细胞学(TCT)未见异常。再做阴道镜检查,提示为高级别鳞状细胞病变,进一步做组织学活检,发现是宫颈腺癌,于是进行宫颈锥切术。“这位患者非常幸运,她通过体检发现早期原位癌,把病灶区切除就可以了,不需要化疗、放疗,能够保留子宫,以后还能生孩子。所以,有过性生活的女性,打疫苗的重要性远不及定期宫颈癌筛查重要。”

相关新闻

武汉协和医院成功引进肝癌治疗新技术
揭开儿童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面纱
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广州地区职业健康水平
李孟鸿教授团队发现益生菌可用于结肠癌辅助治疗
多方权威研究指出:大剂量维C可辅助治疗新冠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