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 环球医讯 家医百科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侯凡凡院士团队首创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新标准

作者: 家医大健康
2018-08-17
侯凡凡,儿童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

内容摘要

近日,南方医院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侯凡凡院士领导的团队,联合全国25家儿童医疗中心,完成了一项大型多中心队列研究,创建了根据正常儿童血清肌酐变化范围值诊断儿童急性肾损伤的新标准。论文7月27日在线发表于肾脏病领域排名第一的《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近日,南方医院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侯凡凡院士领导的团队,联合全国25家儿童医疗中心,完成了一项大型多中心队列研究,创建了根据正常儿童血清肌酐变化范围值诊断儿童急性肾损伤的新标准。论文7月27日在线发表于肾脏病领域排名第一的《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准确诊断儿童急性肾损伤乃全球难题

据了解,急性肾损伤是指肾脏功能在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天)快速减退的危重病症,在住院患儿中十分常见。该病症可显著增加患儿死亡率,并增加患儿成年后发生慢性肾脏病和尿毒症的风险,是广受关注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如何准确诊断儿童急性肾损伤是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难题。

南方医院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侯凡凡院士介绍,传统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主要根据短时间内(7天内)血液肌酐水平增高的程度来判断。肌酐是肌肉的代谢产物,血液肌酐的水平与个体的肌肉总量有关。由于儿童肌肉总量少于成人,因此血清肌酐水平的基础值低于成人,套用成人标准诊断儿童急性肾损伤会过高估计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导致临床误诊。国内外学者都已认识到这个问题,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新标准有助提高儿童急性肾损伤的防治水平

侯凡凡院士领导的团队,联合全国25家儿童医疗中心,完成了一项大型多中心队列研究,创建了根据正常儿童血清肌酐变化范围值诊断儿童急性肾损伤的新标准。论文7月27日在线发表于肾脏病领域排名第一的《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

该研究分析了年龄在1个月到18周岁的94万名儿童的临床数据。通过10万例无肾脏病儿童的血清肌酐检测数据,确定了正常儿童血清肌酐值变化的范围。由此推算出超过正常范围的血清肌酐危险界限,将此危险界限作为诊断儿童急性肾损伤的新标准(pROCK标准)。该研究还通过10.2万例住院患儿的临床验证,证实新标准对儿童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和对死亡等不良后果的预测能力均明显优于传统诊断标准。侯凡凡院士表示,尤其对1岁以下幼儿,采用新标准可使50%以往会被诊断“急性肾损伤”的患儿避免 “过度诊断”和不必要的临床处置。准确诊断急性肾损伤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儿童肾脏疾病负担,提高儿童急性肾损伤的防治水平,保障儿童健康,并节约卫生资源。

相关新闻

默沙东抗真菌药物诺科飞®新适应证获批 支持儿童患者真菌感染临床诊疗
清宣止咳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感临床总结会圆满举办
15岁少年查出“重度耳聋” 医生:超过80%儿童患过这种耳病
新冠就在身边,家长应该备什么儿童药物?
爸爸妈妈注意了!儿童防新冠的8个方法赶快收藏!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