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肺癌关注月”
是世界肺癌联盟在2001年11月
发起的一项全球性倡议
把每年的11月定位“国际肺癌关注月”
其目的是在于
呼吁世界各国重视肺癌的预防
提高人们对肺癌的防癌、抗癌意识
普及肺癌的规范化诊疗知识
2023年11月是
第23个“全球肺癌关注月”
今年的主题是
“重视肺癌早筛,规范肺癌诊疗”
我国是肺癌第一大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根据2023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肺癌新发约82.8万例,死亡约65.70万例,新发及死亡人数均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健康。
哪些人群是肺癌的高发人群呢?
并非所有人都需要筛查肺部结节。国内外指南仅推荐具备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做肺癌筛查。
高危人群是指年龄55-74岁,吸烟≥30包年,仍在吸烟或者戒烟<15年的人;年龄≥50岁,吸烟≥20包年,另需附加一项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包括:
有肺部慢性疾病的人
有肺部慢性疾病的人患上肺癌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很多,例如肺结核、尘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射线的人群
如在金属矿区里工作的个人,长时间大量接触无机砷、石棉、铬、镍等,又缺乏防护,这些人群发生肺癌的危险比普通人群高。
生活在严重大气污染地区的人群
长期生活在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的人,80%恶性肿瘤是由于环境因素诱发的,人类生存环境中存在大量的致癌物质,这也是癌症发病率逐年攀升的主要原因。
直系亲属患肺癌
肺癌是一种遗传倾向不明显的疾病。但是随着国内外长期大数据临床研究,发现直系亲属患肺癌是个体患肺癌的高危因素。说直白一些就是如果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患肺癌的话,个体患肺癌的风险就会翻倍。
另外,长时间接触煤烟或油烟的人群以及有被动吸烟史的人,这些人群肺癌发病率也会比一般人群要高。
如何进行肺癌筛查?
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进步及广泛应用,大量的肺部小结节可被发现。已有的研究证明,低剂量螺旋 CT在肺癌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能降低20%的肺癌死亡。
医学上把肺内小于3cm的圆形、类圆形密度增高影称为结节;小于1cm的称为小结节;小于5mm的称为微小结节。
肺结节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炎症,仅仅极少数才是早期肺癌。
专家介绍,现有的研究已证实,小于一公分的早期肺癌,它的5年生存率达92%以上。小于两公分的早期肺癌,也就是没有转移的肺癌,5年生存率为80%左右;如果达到三公分,生存率就降到了76%。
对待肺部结节的正确方法
1、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对于检出≥6mm的结节,要3个月进行复查。
2、对于疑似肺癌或“恶性病变”、检出的肺内结节≥8mm要进行临床检查治疗;对于复查过程中发现结节增大、或出现新发病变要进行临床干预,具体咨询专业医师,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3、针对不同类型的肺部结节,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中医中药等。
4、定期进行肺部检查非常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更应该加强关注。如果发现肺部结节,应该尽快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影像学检查。
总而言之,肺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其防治工作不仅仅是依靠医务人员的日常诊疗,更需要的是患者、家属、以及来自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响应,让我们共同努力,造福更多的肺癌患者。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