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呛入异物会导致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气道损伤、肺部感染、窒息等严重后果。应对方法有海姆立克急救法、拍背法、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吞咽饭团等错误做法、日常做好预防。
1. 严重后果:
呼吸困难:当异物阻塞气管时,空气进出受限,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患者会感觉吸气和呼气费力。
剧烈咳嗽:气管受到异物刺激,人体会通过剧烈咳嗽来试图排出异物,咳嗽较为频繁且剧烈。
气道损伤:异物在气管内移动或停留时间较长,可能会刮伤气道黏膜,导致气道出血、疼痛等。
肺部感染:异物长时间滞留在气管内,容易滋生细菌,引发肺部感染,出现发热、咳痰等症状。
窒息:如果异物完全阻塞气管,气体无法进出,会迅速导致窒息,这是最为严重的后果,若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生命。
2. 应对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对于成人和大于1岁的儿童,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抱住握拳的手,急速拉动双臂,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上腹部,约每秒1次。对于小于1岁的婴儿,应将婴儿面朝下,放在手臂上,用手支撑头部和颈部,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然后将婴儿翻正,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用两手指快速按压5次,交替进行。
拍背法:让患者站立前倾,施救者用手掌根部在患者背部两肩胛骨之间连续拍击,帮助异物排出。
及时就医:如果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异物仍未排出,或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意识不清等情况,应立即送往正规医院急诊科就诊。
避免自行吞咽饭团等错误做法:有些人在气管呛入异物后会选择吞咽饭团、馒头等,试图将异物带下去,这种做法可能会使异物更深地嵌入气管,加重病情。
日常做好预防: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避免大笑、说话、奔跑等;将小物件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防止儿童误食。
气管呛入异物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了解其严重后果及正确的应对方法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发生气管呛入异物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并在必要时尽快就医,以保障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