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与不感冒体检在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肝功能、心肌酶等方面存在差别。
1. 血常规:感冒时,血常规数据会有明显变化。若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淋巴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若是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会增加。而在不感冒的情况下,血常规各项指标一般处于正常范围,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数量及比例相对稳定。
2. 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感冒时,身体处于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水平会升高,它可以反映炎症的程度。不感冒时,C反应蛋白通常维持在较低水平,提示身体没有明显的急性炎症反应。
3. 血沉: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感冒时,由于炎症刺激,血浆中各种蛋白成分比例发生改变,血沉可能会加快。不感冒时,血沉一般正常,它反映了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是一项非特异性的指标。
4. 肝功能:感冒期间,部分人可能会出现肝功能指标的异常。比如,感冒病毒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升高。另外,服用的一些治疗感冒的药物也可能会影响肝功能。而不感冒时,肝功能指标通常正常,肝脏的代谢、合成等功能处于稳定状态。
5. 心肌酶:少数情况下,感冒病毒可能会侵犯心肌,引起心肌损伤,导致心肌酶升高,如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不感冒时,心肌酶水平正常,反映心肌功能正常。
感冒与不感冒体检在多项数据上存在明显差别。这些差别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身体是否处于感冒状态以及感冒对身体其他器官的影响。当体检发现相关指标异常时,应结合症状综合判断是否感冒或存在其他健康问题。若对体检结果有疑问,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进一步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