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预防接种时间表进行接种,会使患病几率大幅增加,主要涉及疫苗效力降低、免疫空白期延长、群体免疫效果受影响、易感染特定传染病、增加疾病传播风险等方面。
1. 疫苗效力降低:预防接种时间表是根据疫苗特性和人体免疫系统反应制定的。不按此时间表接种,可能导致疫苗无法在体内产生足够抗体。例如,乙肝疫苗需按0、1、6月程序接种,若不按时,抗体产生不足,无法有效抵御乙肝病毒入侵。
2. 免疫空白期延长:每种疫苗接种后需一定时间产生免疫保护。不按时接种,会使免疫空白期延长。如百白破疫苗,按程序接种可在规定时间形成有效免疫屏障,不按时则孩子在较长时间内无足够保护,易感染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疾病。
3. 群体免疫效果受影响:群体免疫是通过大部分人接种疫苗形成免疫屏障,保护未接种者。不按时间表接种,会使群体免疫效果减弱。像麻疹疫苗,若接种率未达95%以上,麻疹病毒易在人群中传播,增加患病风险。
4. 易感染特定传染病:不同年龄段有不同易感传染病,预防接种时间表针对此安排疫苗接种。不按时接种,孩子在易感期无相应保护。如脊髓灰质炎疫苗,若错过接种时间,孩子在小儿麻痹症高发期易感染,可能导致肢体残疾。
5. 增加疾病传播风险:不按时间表接种疫苗的人群成为传染病潜在传染源,会增加周围人患病几率。如流感疫苗,每年秋季接种可有效预防流感。不按时接种者感染流感后,会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等易感人群。
不按预防接种时间表进行接种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大幅增加患病几率。为了个人和群体健康,应严格按照预防接种时间表进行疫苗接种。若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接种,应及时咨询医生,安排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