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高剂量靶向药和免疫联合疗法,能否拯救肺癌脑转移患者?

作者:张熙
2025-07-14 10:05:01阅读时长3分钟1049字
高剂量靶向药和免疫联合疗法,能否拯救肺癌脑转移患者?
肿瘤科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高剂量靶向药免疫联合疗法EGFR突变驱动基因阴性生存率生活质量阿美替尼卡瑞利珠单抗血脑屏障临床试验治疗方案安全性无进展生存期

内容摘要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面临生存期短和治疗手段有限的难题。高剂量靶向药和免疫联合疗法为EGFR突变阳性和驱动基因阴性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显著改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一直面临着生存期短、治疗手段有限的难题。近期,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团队在《JAMA Oncology》和《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的两项突破性研究,为这一困境带来了新的曙光。这两项研究聚焦EGFR突变阳性和驱动基因阴性两大群体,为不同类型的脑转移患者提出了创新治疗方案,有望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高剂量靶向药,能否突破脑转移治疗瓶颈?

针对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范云团队开展了“ACHIEVE”研究。该研究首次探索将阿美替尼剂量从标准的110mg提升至165mg的效果。试验纳入63例初治患者,结果令人惊喜:颅内病灶客观缓解率达82.5%,有33.3%的患者脑部病灶完全消失,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至20.5个月,远超历史数据。

这种剂量调整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原来,它增强了药物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实现了全身和颅内病灶的“全面控制”。而且,研究特别强调安全性可控,这对于那些无法耐受联合治疗或放疗的患者,如老年患者或身体状况较弱的群体来说,无疑是一线新选择。

免疫联合疗法,能否为驱动基因阴性患者带来希望?

对于缺乏靶向药物的驱动基因阴性脑转移患者,范云团队的“C-Brain研究”带来了好消息。该研究首次验证了脑放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PD-1抑制剂)及铂类双药化疗的“三联疗法”。在65例患者中,颅内和全身病灶的客观缓解率分别达78.5%和69.2%,疾病控制率超90%,中位总生存期达20.9个月,显著优于传统治疗。

该方案的原理是通过免疫治疗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结合化疗和放疗协同杀伤肿瘤细胞。部分患者在治疗后脑转移症状缓解,恢复了日常活动能力,这充分体现了该方案的临床转化价值,为之前预后极差的患者提供了有效治疗路径。

安全性与临床应用前景几何?

两项研究均十分重视治疗方案的安全性。高剂量阿美替尼未显著增加严重不良反应,三联疗法的毒性也可控,可通过支持治疗进行管理。

从临床应用前景来看,这些成果未来可能会改变临床指南,推动高剂量靶向药和免疫联合疗法的标准化应用。不过,目前研究仍处于II期试验阶段,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验证长期疗效。此外,药物可及性也是一个问题,虽然阿美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在中国已纳入医保,但高剂量用药的定价和报销细则仍需明确,需要通过医保或慈善项目来解决,确保患者能负担得起治疗费用。

范云团队的研究为肺癌脑转移患者提供了“精准分层治疗”的新范式,让EGFR突变阳性和阴性患者都能从针对性方案中受益。未来,随着更多临床试验的推进,这类创新疗法有望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我们也需要持续关注长期疗效、副作用管理及药物可及性等问题,确保医学进步真正转化为患者的实际获益。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全球约1560万人或患胃癌,有效防控可免1170万例!
两项突破性成果!为全球卒中患者带来新希望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有希望!大家行动起来参与早期检测!
左氧氟沙星致跟腱断裂?哪些人要小心咋防护?
先心病诊疗ASSIST模式成效显著,未来能广泛推广吗?
6厘米微创切口SDR手术,凭啥解救罕见病患者?
耳屎检测帕金森病准确率达94%,这是咋做到的?
传统找精子大海捞针,STAR系统精准定位助孕成功!
新疗法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率升10%、死亡率降20%!
弓形虫是咋悄悄攻击精子的?快来看揭秘!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