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面部丹毒,这些鼻腔清洁和防护建议请收好!

国内资讯 / 热点新闻责任编辑:张熙2025-05-28 11:00: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41字
频繁挖鼻孔可能导致面部丹毒,引发红肿热痛及高烧。鼻腔清洁需使用生理盐水或湿润棉签,避免硬物刺激。免疫力低下者、鼻炎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加强防护。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
面部丹毒鼻腔清洁挖鼻孔细菌感染高危人群生理盐水湿润棉签中西医结合抗生素鼻炎免疫力低下红肿热痛高烧日常防护健康习惯
避免面部丹毒,这些鼻腔清洁和防护建议请收好!

近期,淮安市一位66岁的张大爷因频繁挖鼻孔引发面部丹毒。起初,张大爷因长期挖鼻孔导致鼻腔黏膜破损,细菌如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趁机入侵引发感染。他的面部很快出现红肿热痛症状,并高烧至39°C。病情在48小时内迅速恶化,面部肿胀导致眼睛难以睁开。经家人及时送医,淮安市中医院采用中药外敷与口服抗生素联合治疗,一周后张大爷痊愈出院。该案例警示日常不良习惯可能引发严重感染性疾病,切不可掉以轻心。

丹毒究竟咋回事?高危人群有哪些?

丹毒是由链球菌或葡萄球菌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引发的急性炎症。面部丹毒多因鼻腔、耳道等黏膜屏障受损所致,如挖鼻孔、抠耳等行为。鼻腔黏膜血管丰富且薄弱,频繁机械刺激易造成微小创口,为细菌入侵提供通道。数据显示,90%的成年人有每日挖鼻习惯,但仅12%意识到其风险。高危人群包括:

  1. 鼻炎患者
  2. 习惯性挖鼻者
  3. 免疫力低下者
  4. 鼻毛缺失(如剃鼻毛)人群
  5. 过度使用鼻腔喷雾剂者

丹毒发病急骤,24-48小时内即可出现红斑、水肿及寒战高热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败血症、淋巴管炎甚至组织坏死。如张大爷未及时就医,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日常习惯大揭秘:这样做远离感染

鼻腔清洁需注意: √ 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湿润棉签轻柔清理 × 禁止用手指、发卡等硬物挖鼻孔 出现鼻塞时应区分病因(过敏/鼻炎/干燥),建议咨询耳鼻喉科医生。日常防护需:

  1. 均衡饮食:多摄入维生素C(橙子等)、锌(瘦肉等)
  2. 规律运动:每日散步30分钟
  3. 充足睡眠:保持7-8小时/天
  4. 老年人可接种流感疫苗 若出现面部红肿伴发热,应立即停用含酒精等刺激性护肤品,冷敷缓解肿胀,24小时内就医。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如清热解毒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

从张大爷事件看公共卫生:习惯教育刻不容缓

调查显示仅37%公众知晓挖鼻与感染相关,部分人误将挖鼻视为卫生习惯。数据显示丹毒发病率与挖鼻频率呈正相关,反映公众认知不足。建议:

  1. 基层医疗机构:在老年慢病管理中增加鼻腔健康宣教
  2. 教育系统:开展儿童"不挖鼻孔"行为养成教育
  3. 推广"鼻腔健康自检表":自查鼻毛完整性、黏膜状态等
  4. 三甲医院:开设黏膜屏障保护专科门诊 同时需加强基层医生丹毒识别培训,避免误诊为普通皮炎。

该案例提醒我们需重视日常习惯的健康风险,出现面部不明红肿应及时就医。医疗机构可通过科普短视频、社区讲座等方式普及黏膜保护知识,推动"小习惯关乎大健康"的社会共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建议!游泳后这样做,全流程管理保健康!建议!游泳后这样做,全流程管理保健康!
  • 6岁男孩沙滩踩鱼进ICU,创伤弧菌到底多可怕?6岁男孩沙滩踩鱼进ICU,创伤弧菌到底多可怕?
  • 鼻病毒感染能自愈吗?不同人群应对方法大揭秘!鼻病毒感染能自愈吗?不同人群应对方法大揭秘!
  • 普通人跑马拉松赛前赛后这些事必须知道普通人跑马拉松赛前赛后这些事必须知道
  • 基因和营养究竟谁对身高影响更大基因和营养究竟谁对身高影响更大
  • 30岁却有60岁的骨头,年轻人警惕骨质疏松30岁却有60岁的骨头,年轻人警惕骨质疏松
  • 向佐摸鼻梁动作被模仿,医生提醒有健康风险向佐摸鼻梁动作被模仿,医生提醒有健康风险
  • 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股骨头坏死,男子案例警示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股骨头坏死,男子案例警示
  • 避免痛风困扰,除海鲜和酒精外需警惕的4种食物避免痛风困扰,除海鲜和酒精外需警惕的4种食物
  • 英国自行车传奇患前列腺癌,这些知识要知道英国自行车传奇患前列腺癌,这些知识要知道
  • 女子掰开降压药致昏迷,这些药别乱掰开吃女子掰开降压药致昏迷,这些药别乱掰开吃
  • 带状疱疹痛在慢性病患者中多发,疫苗接种率高不高带状疱疹痛在慢性病患者中多发,疫苗接种率高不高
  • 预防心律失常看过来:多方面入手很关键!预防心律失常看过来:多方面入手很关键!
  • 秋雨湿寒易致病,这些防护方法你得知道秋雨湿寒易致病,这些防护方法你得知道
  • 高血压患者注意:并非都需终身服药!高血压患者注意:并非都需终身服药!
  • 寒潮来袭心血管风险加剧,专家教您应对寒潮来袭心血管风险加剧,专家教您应对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