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西瓜真的能吃吗?女子吃后竟引发急性肾衰竭!

热点新闻 / 责任编辑:张熙2025-05-29 10:20: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52字
河南郑州一位女子因食用隔夜西瓜并自行服药引发急性肾衰竭。专家提醒切开的西瓜冷藏时间不超过24小时,避免交叉污染和盲目用药。
急性肾衰竭食品安全用药安全西瓜冷藏细菌滋生大黄脱水电解质紊乱肾前性肾衰竭药学专家非处方药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
隔夜西瓜真的能吃吗?女子吃后竟引发急性肾衰竭!

近期,河南郑州一位女子因食用隔夜西瓜并自行服药,结果引发急性肾衰竭,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和用药安全的关注。事情是这样的,女子在下班路上买了个大西瓜,当天没吃完,就把剩余部分用保鲜膜包好放进冰箱冷藏。第二天中午吃了冷藏西瓜后不久,她便出现腹痛症状。但她没有及时去医院,而是自行去药店买了中药大黄"排毒"。没想到,服药后症状不但没缓解,脱水反而加重,还出现休克症状,最终被确诊为急性肾衰竭。好在经过治疗,她的病情有所缓解。

隔夜西瓜和盲目用药,到底藏着啥风险?

西瓜切开后暴露在空气中,特别容易被污染。即便冷藏能延缓细菌繁殖,但像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还是会不断滋生。专家建议,切开的西瓜冷藏时间最好不超过24小时,超过48小时风险会显著增加。吃之前要看看有没有发黏、异味等变质迹象。案例中的女子没及时处理剩余西瓜,超过了安全时限,病原菌侵袭消化道引发炎症。而中药大黄有泻下、利尿的作用,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女子腹痛时自行服用大黄,腹泻和利尿加剧了脱水,让肾脏血流减少,最终引发肾前性肾衰竭。药学专家提醒,非处方中药使用需谨慎,尤其是未明确病因时。

急性肾衰竭:如何预防与紧急处理?

食品安全这样做

切西瓜的工具和砧板要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污染。冷藏西瓜时,用干净保鲜膜覆盖,放在0-4℃的冰箱里,建议保存不超过24小时。吃之前检查西瓜表层,若发现腐败应整个丢弃,因细菌可能已扩散至深层。

用药安全记心间

使用非处方药(包括中药)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咨询药师、医生。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应先明确病因,避免自行使用泻药或"排毒"药物。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群体更需注意用药安全。

急性肾衰竭应急处理

如果出现持续腹痛、少尿、水肿、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肾前性肾衰竭的早期干预以补液治疗为主,切忌自行使用利尿剂或泻药。康复后需定期监测肾功能,调整饮食结构(如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并避免诱因。

健康科普: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隔夜食物绝对危险"是误区

"隔夜"并非严格指"24小时后",室温放置超过2小时或冷藏超过安全时限都需警惕。密封、低温保存可降低风险,但不能完全消除。

"中药天然无害"是错误观念

以大黄为例,中药成分具有药理活性和潜在副作用,需遵循剂量和适应症规范。非处方中药的使用同样需要科学验证和指导。

脱水与肾功能关系大

肾脏作为"过滤器官",当血流减少时,其过滤功能会显著下降。医学研究显示,脱水导致血容量减少30%时,肾功能可能下降50%。

这起事件敲响了食品安全和用药安全的警钟。日常需建立科学认知,严格遵守食物保存时限,身体不适时应优先选择正规医疗途径。医疗机构也应加强健康科普,帮助公众了解家庭食品安全和常见用药误区。面对身体异常,要做到"早识别、早干预",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野生菌认知误区多,你中了几个?野生菌认知误区多,你中了几个?
  • 普通人跑马拉松赛前赛后这些事必须知道普通人跑马拉松赛前赛后这些事必须知道
  • 基因和营养究竟谁对身高影响更大基因和营养究竟谁对身高影响更大
  • 30岁却有60岁的骨头,年轻人警惕骨质疏松30岁却有60岁的骨头,年轻人警惕骨质疏松
  • 向佐摸鼻梁动作被模仿,医生提醒有健康风险向佐摸鼻梁动作被模仿,医生提醒有健康风险
  • 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股骨头坏死,男子案例警示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股骨头坏死,男子案例警示
  • 避免痛风困扰,除海鲜和酒精外需警惕的4种食物避免痛风困扰,除海鲜和酒精外需警惕的4种食物
  • 英国自行车传奇患前列腺癌,这些知识要知道英国自行车传奇患前列腺癌,这些知识要知道
  • 女子掰开降压药致昏迷,这些药别乱掰开吃女子掰开降压药致昏迷,这些药别乱掰开吃
  • 带状疱疹痛在慢性病患者中多发,疫苗接种率高不高带状疱疹痛在慢性病患者中多发,疫苗接种率高不高
  • 预防心律失常看过来:多方面入手很关键!预防心律失常看过来:多方面入手很关键!
  • 秋雨湿寒易致病,这些防护方法你得知道秋雨湿寒易致病,这些防护方法你得知道
  • 高血压患者注意:并非都需终身服药!高血压患者注意:并非都需终身服药!
  • 寒潮来袭心血管风险加剧,专家教您应对寒潮来袭心血管风险加剧,专家教您应对
  • 癌症骨转移的五大征兆,早发现早治疗癌症骨转移的五大征兆,早发现早治疗
  • 乳腺结节不痛更危险,警惕乳腺癌早期信号!乳腺结节不痛更危险,警惕乳腺癌早期信号!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