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房室传导阻滞,二度Other specified Atrioventricular block, second degree 更新时间:2025-06-20 17:52:28 关键词 索引词 Atrioventricular block, second degree、其他特指的房室传导阻滞,二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进行性PR延长、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型、莫氏I型二度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型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型文氏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文氏不完全AV[房室传导]阻滞、PR恒定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II度房室传导阻滞,Mobitz阻滞II型、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2:1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2:1房室响应
展开 别名 二度房室传导障碍、部分性房室传导阻滞、Mobitz-I-Type-Atrioventricular-Block、Mobitz-II-Type-Atrioventricular-Block、莫氏二型房室传导阻滞
展开 其他特指的房室传导阻滞,二度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其他特指的房室传导阻滞,二度(BC63.1Y)是指心房至心室的电活动传递过程中,部分心房脉冲未能传导至心室的心律失常类型。本类目涵盖多种亚型,包括但不限于:
莫氏I型(文氏现象):进行性PR间期延长直至QRS波脱落
莫氏II型:间歇性QRS波脱落但PR间期固定
特殊类型:如2:1房室传导阻滞(需结合电生理特征区分阻滞部位)
这些亚型均符合心房激动未能规律触发心室收缩的特征,需通过心电图特征明确诊断。
病因学特征
常见疾病背景下的发生机制 :
炎症性心肌损伤:病毒性心肌炎、莱姆病等感染性疾病可直接损害传导系统
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下壁心肌梗死)常导致可逆性传导障碍
退行性病变:Lev病(心脏纤维骨架钙化)、Lenègre病(特发性传导系统纤维化)
药物与代谢因素 :
负性传导药物: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
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5.5mmol/L)可显著抑制房室传导
酸碱失衡:严重酸中毒(pH<7.2)影响心肌细胞电活动
其他诱因 :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常见于青年运动员、颈动脉窦过敏者
医源性损伤:心脏手术、导管消融术后的传导系统损伤
遗传性疾病:进行性心脏传导缺陷(如SCN5A基因突变)
病理机制
电生理异常 :
莫氏I型:房室结递减传导特性导致动作电位传导速度进行性减慢
莫氏II型:希氏-浦肯野系统病变引发全或无式传导中断
2:1传导阻滞:阻滞部位需通过PR间期及QRS波宽度鉴别(房室结 vs 结下)
结构损伤 :
急性期:炎性细胞浸润导致传导组织水肿(如心肌炎时)
慢性期:纤维化替代正常传导细胞(如缺血后修复、老年退行性变)
特殊机制:钠通道功能障碍(药物/遗传因素导致动作电位上升支抑制)
临床表现
症状特征 :
多数无症状,尤其日间心率>50次/分且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典型症状:劳力性头晕、先兆晕厥(脑灌注不足所致)
危重表现:Adams-Stokes综合征(突发意识丧失伴抽搐)
伴随症状:基础疾病表现(如心绞痛、心衰体征等)
参考文献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Circula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2:1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同时具备I型与II型特征,建议通过电生理检查或动态心电图监测明确阻滞部位。所有疑似病例均应排查可逆性诱因(如药物毒性、电解质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