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外部原因引起的小肠炎或小肠溃疡,未特指的Unspecified Enteritis or ulcer of small intestine due to other external causes
更新时间:2025-06-18 19:25:27
关键词
索引词Enteritis or ulcer of small intestine due to other external causes、其他外部原因引起的小肠炎或小肠溃疡,未特指的、其他外部原因引起的小肠炎或小肠溃疡、内镜操作引起的小肠炎和小肠溃疡
别名异物引起的小肠炎或溃疡、放射性小肠炎或溃疡、创伤性小肠炎或溃疡、External-Causes-Induced-Small-Intestine-Inflammation-or-Ulcer-Unspecified
其他外部原因引起的小肠炎或小肠溃疡(DA94.3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内镜检查:小肠镜或胶囊内镜直接观察到黏膜溃疡(直径≥5mm)或典型炎症改变(充血、糜烂、渗出)。
- 影像学确诊:CT小肠成像显示局部肠壁增厚(≥4mm)伴分层强化,排除肿瘤及感染性病变。
-
必须条件:
- 明确外部暴露史(需满足至少1项):
▶ 6个月内腹部/盆腔放疗史(≥30Gy)
▶ 4周内腹部创伤史(包括医源性损伤)
▶ 异物摄入史(经影像学确认滞留于小肠)
- 典型临床表现(需满足至少2项):
▶ 固定性腹痛持续>72小时
▶ 消化道出血(黑便或便潜血阳性)
▶ 体重下降>5%(非刻意减重)
-
支持条件:
- 影像学阈值:
▶ 超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短径>10mm)
▶ MRI小肠造影见"靶征"(黏膜水肿分层)
- 实验室阈值:
▶ CRP≥50mg/L且ESR≥40mm/h
▶ 白蛋白<30g/L(排除肝肾功能异常)
- 病理特征:
▶ 活检显示非特异性慢性炎症(CD3+淋巴细胞浸润>15/HPF)
▶ 缺乏肉芽肿或病毒包涵体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B --> B1[血常规+CRP]
B --> B2[便潜血+钙卫蛋白]
C --> C1[腹部超声]
C --> C2[CT小肠成像]
C --> D[确诊检查]
D --> D1[双气囊小肠镜]
D --> D2[胶囊内镜]
D1 --> D11[活检病理]
D2 --> D21[溃疡形态评估]
D --> E[鉴别检查]
E --> E1[99mTc核素扫描]
E --> E2[血管造影]
判断逻辑:
-
腹部超声:
-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需测量短径,>10mm提示炎症活动
- 肠壁增厚伴血流信号增强支持急性期改变
-
CT小肠成像:
- 分层强化(黏膜层明显强化,浆膜层模糊)提示放射性肠炎
- 局部肠壁缺损伴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提示创伤性溃疡
-
内镜检查:
- 溃疡形态鉴别:
▶ 辐射性溃疡:边界清晰、底部苍白
▶ 创伤性溃疡:不规则边缘伴血痂
▶ 异物性溃疡:中央可见异物嵌入
-
核素扫描:
- 99mTc标记白细胞扫描阳性提示活动性炎症
- 需与克罗恩病鉴别(后者多呈节段性分布)
三、实验室参考值
检查项目 |
正常范围 |
异常意义 |
处理建议 |
钙卫蛋白 |
<50μg/g |
>200μg/g提示肠黏膜炎症 |
需行内镜检查 |
CRP |
<5mg/L |
>50mg/L提示重度炎症 |
排查感染并发症 |
血红蛋白 |
男130-175g/L 女120-150g/L |
<110g/L提示慢性失血 |
补充铁剂+内镜止血评估 |
白蛋白 |
35-52g/L |
<30g/L提示蛋白质丢失性肠病 |
肠外营养支持 |
D-二聚体 |
<0.5mg/L |
>2.0mg/L提示血栓风险 |
排查肠系膜静脉血栓 |
关键异常组合:
- CRP↑+低蛋白血症:提示广泛黏膜损伤
- 便潜血+铁蛋白↓:需排除慢性隐匿性出血
- 血小板>450×10^9/L+ESR↑:提示持续炎症状态
四、诊断路径总结
- 初步评估:病史采集聚焦创伤/放疗/异物史,联合血常规+腹部超声
- 中度怀疑:加做CT小肠成像+钙卫蛋白检测
- 高度怀疑:72小时内完成小肠镜检查并活检
- 疑难病例:行核素扫描排除其他炎症性肠病
鉴别重点:
- 与克罗恩病鉴别:缺乏透壁性炎症及跳跃性病变
- 与感染性肠炎鉴别:病原学检测阴性且抗生素无效
- 与缺血性肠病鉴别:血管造影显示血供正常
参考文献:
WHO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指南(2023版)
欧洲胃肠病学会(UEG)小肠疾病诊疗共识
《中华消化杂志》小肠溃疡诊断路径专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