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凹Fovea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中央凹(Fovea)详细定义
一、解剖学描述
1. 准确位置
- 位置:中央凹位于眼球后极部视网膜的中心区域,距视神经盘(视乳头)中心约 2.5–3毫米。
- 重要毗邻:
- 前方: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 外侧:与视网膜黄斑区相连,是黄斑中央的凹陷区域。
- 神经通路:与视交叉、视束等视觉传导路径相连。
2. 归属系统与功能
- 系统:属于 视觉系统(眼的感光部分)。
- 功能:
- 负责 精细视觉和色觉,是人眼视力最敏锐的区域。
- 接收中央视野(注视点)的光信号,支持阅读、面部识别等高精度视觉任务。
3. 组织结构
- 细胞组成:
- 视锥细胞高度密集(约200,000个/mm²),无视杆细胞。
- 外核层变薄,细胞排列呈直线通向Bruch膜,减少光散射。
- 无血管覆盖(由脉络膜直接供血),避免血液遮挡光线。
- 层状结构:
- 神经节细胞层向周边移位,外段(视锥细胞外节)显著延长,形成“凹陷”形态。
4. 功能与作用
- 核心功能:
- 通过高密度视锥细胞实现 最高空间分辨率(约1分视角)。
- 色觉依赖视锥细胞三种光敏色素(红、绿、蓝敏感型)的分布差异。
5. 医学临床关联
- 相关疾病: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中央凹区视网膜色素上皮和Bruch膜退化,导致视力丧失。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微血管渗漏导致中央凹水肿,影响视力。
- 黄斑裂孔:中央凹局部组织撕裂,可能由玻璃体牵拉或外伤引起。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液体渗入中央凹导致暂时性视力模糊。
- 治疗方法:
- 抗VEGF药物注射(如雷珠单抗):用于湿性AMD和黄斑水肿。
- 激光光凝术:封闭渗漏血管(需谨慎以避免进一步损伤中央凹)。
- 手术修复:如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裂孔修复术。
- 康复要点:
- 定期眼底检查(OCT监测中央凹形态)。
- 避免强光直射(如紫外线防护)。
6. 常见误区
- 误区:中央凹是视网膜最厚处。
纠正:实际上,中央凹因细胞层简化(如神经纤维层缺失)而比周围区域更薄,仅为 约150–250微米。
参考文献
- e-Anatomy(IMAIOS):视网膜中央凹解剖结构图谱。
- 维基百科:视网膜黄斑条目中关于中央凹的功能描述。
- 《格氏解剖学》第43版:眼科学章节对视网膜分层及中央凹组织学的阐述。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指南(2023年更新)。
以上内容基于权威解剖学文献及临床指南整理,确保信息科学性与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