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条纹鳗鲶鱼毒液Striped eel catfish venom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详细定义

条纹鳗鲶鱼毒液(Striped eel catfish venom)是条纹鳗鲶(Plotosus lineatus)所分泌的一种毒液。该鱼类属于海蛇鲶科(Plotosidae),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沿海水域。其毒液主要通过背鳍和腹鳍的尖锐刺部注入人体,毒液成分包含多种蛋白质、酶类(如磷酸酶和蛋白酶)及神经毒素,可引发局部或全身性中毒反应。

常见用途

该毒液在自然界中主要用于防御捕食者,而非人类医用或工业用途。部分民间传统医学可能尝试使用其毒液或相关处理产物,但缺乏科学验证。

健康危害

  1. 局部反应:被刺伤后数分钟内出现剧烈疼痛、红肿、灼热感,可能伴随组织坏死或水疱形成。
  2. 全身性症状:严重中毒可能导致头晕、恶心、呼吸困难、肌肉痉挛,甚至心律失常或休克(罕见但可能致命)。
  3. 特殊风险:毒液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继发感染。

注意事项

  1. 避免接触:接触该鱼类时应穿戴防水手套和长袖衣物,尤其在潜水或捕捞时。
  2. 紧急处理:若被刺伤,立即用热水(耐受的最高温度,约45℃)浸泡伤口15-30分钟以减轻疼痛(部分毒素对热敏感),随后清洁伤口并寻求医疗救助。
  3. 医疗干预:严重症状需注射止痛药、抗组胺药或抗毒血清(若可用)。
  4. 风险区域:在东南亚沿海地区活动时需警惕该鱼类。

参考文献

  1. Williamson, J. A. (1996). Venomous and Poisonous Marine Animals: A Medical and Biological Handbook. UNSW Press.
  2. Auerbach, P. S. (2017). Wilderness Medicine (7th ed.). Elsevier.
  3. Froese, R., & Pauly, D. (2023). FishBase: Plotosus lineatus (Bloch, 1795). Retrieved from fishbase.org.
条目条纹鳗鲶鱼毒液XM0784
条目鮋毒液XM0U57
条目短吻丝毒液XM0UJ4
条目河豚毒液XM17D1
条目蜈蚣蛇毒素XM1VW1
条目蟾毒XM33N5
条目鬼鲨毒液XM3DB5
条目狮子鱼毒液XM4CL4
条目虎鲉毒液XM5FP5
条目鲉毒液XM5V26
条目狗鱼鲨毒液XM6643
条目观星鱼毒液XM73V9
条目黄貂鱼毒液XM7P10
条目条纹鲇鱼毒液XM83T2
条目石鱼毒液XM8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