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干未特指神经、脊神经根或脊神经丛的损伤Injury of unspecified nerve, spinal nerve root or plexus of trunk 更新时间:2024-10-12 14:01:01 关键词 索引词 Injury of unspecified nerve, spinal nerve root or plexus of trunk、躯干未特指神经、脊神经根或脊神经丛的损伤、脊髓切断NOS、脊神经丛损伤、脊髓神经丛损伤、躯干的脊髓神经丛损伤、躯干的神经损伤、脊神经根损伤、脊神经损伤
展开 同义词 spinal nerve injury、injury of spinal nerve root、injury of spinal nerve plexus、injury of spinal cord plexus、injury of spinal cord plexus of trunk、injury of nerve of trunk、severed spinal cord NOS
展开 别名 脊柱神经损伤、脊神经受损、脊神经丛损害、脊髓神经丛受损、躯干神经损伤、脊神经根受损、脊神经丛受伤、脊髓切断
展开 (ND51.1)躯干未特指神经、脊神经根或脊神经丛的损伤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感觉异常 :
受损神经支配区域内出现麻木感、刺痛或感觉减退[[1]]。
患者常描述为“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活动后可能加重[[2]]。(修改说明:移除"酸痛感",因神经损伤以神经病理性疼痛为主,酸痛更常见于肌肉损伤)
运动障碍 :
相关肌肉力量减弱甚至瘫痪,表现为肢体无力、步态异常等[[1]]。
(删除"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因括约肌功能障碍需明确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损伤,而ND51.1未特指)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导致皮肤温度变化、出汗异常等[[1]]。
(删除"心率不齐、血压波动",因需高位胸段以上脊髓损伤才会影响心血管调节)
全身伴随症状 :
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头痛、发热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3]]。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感觉障碍 :
感觉减退或丧失:受损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功能下降,可表现为触觉、痛觉、温度觉的减退或消失[[1]]。(修改说明:将"平面以下"改为"支配区域",因周围神经损伤无明确平面分布)
感觉过敏或感觉倒错:部分患者在受损区域可能出现异常敏感或感觉异常[[1]]。
运动障碍 :
肌肉力量减弱:通过肌力检查发现受损神经支配的肌肉力量下降[[1]]。
肌张力改变:受损神经支配的肌肉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或降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1]]。(修改说明:明确肌张力改变的机制)
反射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亢进(上运动神经元损伤)[[1]]。(修改说明:补充反射亢进的可能性)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
血管舒缩功能异常:皮肤温度和颜色的变化,如皮肤苍白或发绀[[1]]。
出汗异常:受损区域可能出现多汗或少汗[[1]]。
括约肌功能障碍 :
(删除此条目,因需特定脊髓节段损伤才会影响括约肌功能)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电生理检查 :
神经传导速度(NCV)减慢 :受损神经的传导速度下降(检出率:约80%-90%)[[1]]。
肌电图(EMG)异常 :显示受损神经支配肌肉的自发性活动增加(如纤颤电位、正锐波),募集反应减少[[1]]。(修改说明:修正插入电位延长的描述,更符合神经损伤的EMG特征)
影像学表现 :
MRI :可能显示神经根水肿、神经丛受压或创伤性改变(如神经断裂),但对轻微损伤敏感性较低[[1]]。(修改说明:调整异常率描述,避免绝对化)
CT :可辅助发现骨折、椎间盘突出或占位性病变等结构异常[[1]]。(删除具体异常率,因与损伤类型相关)
血液检查 :
炎症标志物升高 :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升高(阳性率:约60%-70%),仅见于合并感染或炎性病变时[[1]]。(补充说明)
注:临床表现因损伤的具体位置(周围神经/神经根/神经丛)及程度而异。急性神经根损伤可能伴放射性痛,而神经丛损伤常表现为多神经支配区功能障碍[[4]]。严重损伤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需结合电生理和影像学综合评估[[1]]。(修改说明:删除脊髓休克相关内容,因ND51.1未特指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