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词Injury of blood vessels at abdomen, lower back or pelvis level、位于腹部、下背或骨盆水平其他特指血管的损伤、损伤或创伤引起的大肠血管疾病、损伤或创伤引起的小肠血管疾病、腹部血管损伤、腹部血管伤口、肝动脉损伤、肝动脉创伤、肝动脉穿孔伤、肝静脉损伤、肝静脉钝性损伤、肝静脉创伤、卵巢动脉损伤、卵巢静脉损伤、脾动脉穿孔伤、盆腔血管损伤、骨盆动脉血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胃静脉创伤、胃静脉损伤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特殊操作检查]
B --> B1[增强CT]
B --> B2[彩色多普勒超声]
B --> B3[血管造影DSA]
C --> C1[血常规+网织红细胞]
C --> C2[凝血功能]
C --> C3[血乳酸/D-二聚体]
D --> D1[诊断性腹腔穿刺]
D --> D2[膀胱压监测]
判断逻辑:
增强CT:
静脉期造影剂外溢:活动性出血的直接证据(敏感度95%),需立即干预。
血管截断征:提示血管完全断裂,需血管外科会诊。
假性动脉瘤表现:增强后瘤腔与动脉同步强化,延迟期持续显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中断:提示血管断裂(特异度90%),需CT验证。
湍流信号+无回声区:假性动脉瘤典型表现(敏感度80%)。
应用场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床旁快速评估。
血管造影(DSA):
金标准验证:当CT/超声结果矛盾或需介入治疗时启用。
动态观察优势:可实时捕捉间歇性出血。
诊断性腹腔穿刺:
抽出不凝血:提示腹腔内出血(阳性率40%),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腹膜后损伤。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血红蛋白
男性130-175g/L
24h内下降>20g/L:提示活动性出血,每下降10g/L≈失血500ml
血乳酸
0.5-1.6mmol/L
>2mmol/L:组织低灌注;>4mmol/L:休克失代偿期,死亡率↑40%
D-二聚体
<0.5mg/L
>5mg/L:提示血管内皮损伤继发纤溶亢进,需排查深静脉血栓
网织红细胞
0.5%-1.5%
>2%:骨髓代偿性造血反应,见于慢性失血或出血后48h
凝血酶原时间
11-13.5秒
延长>15秒:提示凝血因子消耗(如大量输血后),需补充FFP
腹腔穿刺液
无血性液体
不凝血:腹腔积血(>100ml);含胆汁:合并肝胆损伤
四、诊断流程关键点
优先稳定生命体征:收缩压<90mmHg时,在检查同时启动输血(≥2单位红细胞)。
影像学选择逻辑:
血流动力学稳定 → 增强CT(首选)
不稳定 → 床旁超声+腹腔穿刺 → 阳性则直接手术
假性动脉瘤警示:
延迟性出血风险:损伤后2-4周破裂率高达40%,增强CT发现瘤体>3cm需限期干预。
参考文献:
《创伤外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美国外科医师学会(ACS)《创伤高级生命支持指南》
UpToDate临床循证数据库:Vascular trauma of the abdomen and pel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