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X线平片]
B --> B2[CT扫描]
B --> B3[MRI]
B --> B4[骨扫描]
C --> C1[血常规]
C --> C2[炎症标志物]
C --> C3[骨代谢指标]
D --> D1[神经学检查]
D --> D2[骨盆稳定性试验]
影像学检查判断逻辑:
X线平片(首选):
骨折线/椎体压缩≥15% → 确诊骨折
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 → 升级CT/MRI
CT扫描:
明确骨折分型(如椎体后壁是否完整、骨盆环断裂数量)
三维重建评估移位程度(>5mm需手术)
MRI:
T1低信号+STIR高信号 → 急性骨折骨髓水肿
评估韧带/椎间盘损伤(如后纵韧带断裂)
实验室检查判断逻辑:
血红蛋白(Hb):
<100 g/L → 提示骨盆骨折失血(需紧急输血)
C反应蛋白(CRP):
50 mg/L → 排除感染性并发症
功能评估逻辑:
神经学检查:
下肢感觉/运动障碍 → 提示腰椎骨折神经受压
骨盆分离试验:
阳性 → 提示骨盆环不稳定(需外固定)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血常规:
血红蛋白下降(Δ>20 g/L):
意义:骨盆骨折血管损伤致失血性休克,需扩容+介入止血。
白细胞升高(>11×10⁹/L):
意义:应激反应或感染,需排查尿路/肠道损伤。
骨代谢指标:
血清钙降低(<2.1 mmol/L):
意义:长期卧床致骨溶解,需补充维生素D₃。
碱性磷酸酶升高(>120 U/L):
意义:骨折愈合期成骨细胞活跃(3-6周达峰)。
凝血功能:
D-二聚体升高(>500 μg/L):
意义:长期制动致深静脉血栓风险,需抗凝治疗。
四、总结
确诊核心依赖影像学(X线/CT),CT三维重建是金标准。
辅助检查分层:
首选X线 → 可疑骨折升级CT → 神经损伤/隐匿骨折用MRI。
实验室重点监测:
Hb(失血风险)、D-二聚体(血栓风险)、CRP(感染预警)。
参考文献:
《骨折治疗的AO原则》(第3版)
NICE指南《Complex Fractures: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NG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