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其他特指的骨质疏松Other specified Osteoporosis

更新时间:2025-06-19 00:54:58
编码FB83.1Y

关键词

索引词Osteoporosis、其他特指的骨质疏松、饮食失调引起的骨质疏松、饮食失调性骨质疏松、厌食症引起的骨质疏松、厌食性骨质疏松、贪食症引起的骨质疏松、贪食性骨质疏松、妊娠或哺乳引起的骨质疏松、与精神障碍相关的骨质疏松、性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闭经引起的骨质疏松、睾丸切除术引起的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创伤后骨质疏松、与神经系统疾患相关的骨质疏松、营养不良性骨质疏松、肥胖性骨质疏松、饥饿性骨质疏松、青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缩写OST
别名其他特定原因骨质疏松、其他指定类型的骨质疏松、Other-Specified-Osteoporosis

其他特指的骨质疏松(FB83.1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骨密度检测: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腰椎或髋部T值≤-2.5 SD(符合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 影像学证据:X线/CT/MRI证实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丢失≥20%)或非创伤性脆性骨折。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明确继发因素:存在特定病因(满足至少一项):
      • 饮食失调(BMI≤18.5或6个月内体重下降>10%)
      • 性激素缺乏(女性闭经>6个月/男性睾酮<300 ng/dL)
      • 妊娠/哺乳期钙代谢异常(血钙<8.5 mg/dL)
      • 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Hoehn-Yahr≥3期或脊髓损伤ASIA分级A-C)
    • 典型临床表现:腰背痛伴活动受限,或身高缩短≥4 cm/驼背畸形(Cobb角>40°)。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实验室异常(满足至少两项):
      • 骨转换标志物异常:CTX>600 pg/mL(骨吸收↑)或骨钙素<6 ng/mL(骨形成↓)
      • 维生素D缺乏:25(OH)D<20 ng/mL
      • 继发性钙磷代谢紊乱:尿钙/肌酐比值>0.25
    • 风险因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5 mg/d泼尼松等效≥3个月)、肥胖(BMI>30)伴炎症因子升高(CRP>5 mg/L)。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其他特指骨质疏松评估] --> B[影像学检查] A --> C[骨代谢实验室] A --> D[病因筛查] B --> B1(DXA骨密度) B --> B2(脊柱X线) B --> B3(椎体CT/MRI) C --> C1(骨转换标志物) C --> C2(钙磷/VitD) D --> D1(性激素谱) D --> D2(营养指标) D --> D3(神经功能评估)

  2. 判断逻辑

    • DXA骨密度
    • T值≤-2.5确诊骨质疏松;T值-1.0~-2.5为骨量减少
    • 需结合骨折史:低创伤骨折+T值>-2.5仍可诊断
    • 脊柱X线/CT
    • 椎体高度丢失≥20%或终板凹陷提示压缩性骨折
    • 骨小梁稀疏(Singh指数≤3级)支持骨微结构破坏
    • 骨转换标志物
    • CTX↑+骨钙素↓提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
    • P1NP<15 μg/L提示成骨活性抑制
    • 病因筛查
    • 闭经患者FSH>40 IU/L+E2<20 pg/mL确认卵巢功能衰竭
    • 神经源性:肌电图示失神经支配+骨密度区域性降低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骨密度(DXA) T值≤-2.5 SD 确诊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2-3倍
血清CTX >600 pg/mL 骨吸收亢进,提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需抗吸收治疗
25(OH)维生素D <20 ng/mL 钙吸收障碍,需补充维生素D(800-2000 IU/d)并监测血钙
尿钙/肌酐比值 >0.25 提示钙流失增多,需排查肾小管功能障碍或继发甲旁亢
骨钙素 <6 ng/mL 成骨细胞活性降低,常见于糖皮质激素或肝素相关骨质疏松
CRP >5 mg/L 炎症状态加速骨丢失,肥胖相关骨质疏松需联合抗炎治疗
睾酮(男性) <300 ng/dL 雄激素缺乏性骨丢失,需激素替代治疗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确诊路径
    • 步骤1:DXA确认骨量减少(T值≤-2.5)
    • 步骤2:影像学证实脆性骨折或椎体变形
    • 步骤3:锁定继发因素(如闭经/神经疾病/营养不良)
  2. 鉴别重点
    • 排除多发性骨髓瘤(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筛查)
    • 区分原发性甲旁亢(血PTH>65 pg/mL+高钙血症)
  3. 特殊人群管理
    • 妊娠期:优先超声骨密度,避免X线暴露
    • 神经源性:每6个月监测承重骨(髋/跟骨)骨密度

参考文献
WHO《骨质疏松防治指南》(2023)、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诊疗指南》(2024)、
JBMR《继发性骨质疏松管理共识》(2022)

条目绝经前特发性骨质疏松FB83.10
条目绝经后骨质疏松FB83.11
条目废用性骨质疏松FB83.12
条目药物性骨质疏松FB83.13
条目吸收障碍引起的骨质疏松FB83.14
条目浆细胞骨髓瘤2A83.1
条目卵巢切除术后骨质疏松FC01.9
条目其他特指的骨质疏松FB83.1Y
条目未特指的骨质疏松FB83.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