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Unspecified 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更新时间:2025-06-19 04:53:40
编码8C70.4Z

关键词

索引词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未特指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肢带型肌营养不良]、肢带肌营养不良 [possible translation]、肢带型肌病 [possible translation]、肢带型肌病、肢带肌营养不良
缩写LGMD
别名Limb-Girdle-Muscular-Dystrophy

未特指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8C70.4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肌肉活检病理学确诊
      • 光镜下显示典型肌营养不良改变:肌纤维大小不一、坏死-再生循环、脂肪及结缔组织增生
      • 免疫组化分析排除已知亚型(如dysferlin、calpain-3等特异性蛋白表达正常)
  2. 必须条件

    • 进行性近端肌无力
      • 骨盆带肌无力:表现为蹲起困难、爬楼梯费力(持续>6个月)
      • 肩胛带肌无力:抬臂过肩困难或翼状肩胛
    • 血清肌酸激酶(CK)显著升高
      • 持续高于正常值3倍以上(参考值:男性<190 U/L,女性<170 U/L)
    • 排除其他肌营养不良类型
      • 基因检测排除Duchenne/Becker肌营养不良(DMD基因)
      • 排除面肩肱型(FSHD基因)及Emery-Dreifuss型(EMD/LMNA基因)
  3. 支持条件

    • 肌电图(EMG)特征
      • 肌源性损害表现: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波幅降低(符合率>80%)
    • 肌肉MRI表现
      • 骨盆/肩带肌群脂肪浸润(STIR序列高信号)
      • 呈"花斑样"或"虫蚀样"改变(敏感性70%-90%)
    • 家族史支持
      • 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模式(无明确基因突变时)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1(血清CK检测) A --> B2(肌电图) A --> B3(基因筛查) B1 --> C[CK>500 U/L] B2 --> D[肌源性损害] B3 --> E[排除已知亚型] C & D & E --> F[高度疑似LGMD] F --> G1(肌肉MRI) F --> G2(肌肉活检) G1 --> H1[脂肪浸润模式] G2 --> H2[病理+免疫组化] H1 & H2 --> I[确诊未特指LGMD] I --> J1(心脏超声) I --> J2(肺功能测试) I --> J3(关节活动度评估)

判断逻辑说明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血清肌酸激酶(CK)

    • >500 U/L:提示进行性肌纤维破坏,需每月监测进展
    • >2000 U/L:警惕急性肌溶解风险,建议卧床休息
  2. 肌电图(EMG)

    • 肌源性损害表现
      • 运动单位电位时限<5ms:需与炎症性肌病鉴别
      • 自发电位(纤颤电位):提示活动性肌纤维坏死
  3. 肌肉活检关键指标

    • 脂肪浸润>30%:提示不可逆损伤,预后较差
    • MHC-I过度表达:提示免疫激活,可考虑免疫调节治疗
  4. 心肺功能监测

    • 肺活量<60%预计值:需启动无创通气支持
    • 左室射血分数<50%:提示心肌受累,需心内科干预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核心路径:CK升高 + 近端肌无力 → 基因排除已知亚型 → 肌肉活检确诊
  2. 警示征象
    • CK持续上升伴呼吸费力 → 紧急肺功能评估
    • 新发心律失常 → 立即心脏超声
  3. 鉴别重点
    • 与炎症性肌病鉴别:肌活检无炎性细胞浸润
    • 与代谢性肌病鉴别:无酶缺陷或线粒体异常

权威参考文献

  1. European Neuromuscular Centre (ENMC) 国际共识:肢带型肌营养不良诊断指南(2024)
  2. Lancet Neurology:肌营养不良分子诊断进展(2023)
  3. ICD-11 肌肉疾病分类标准(WHO, 2023修订版)
条目显性遗传肢带型肌营养不良8C70.40
条目隐性遗传性肢带性肌营养不良症8C70.41
条目其他特指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8C70.4Y
条目未特指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8C70.4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