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排除标准:
影像学检查树:
┌── 胸片(排除肺出血)
│
├── 颅脑超声(排除颅内出血)
│
├── 腹部超声(评估肝脾/肾上腺出血)
│
└── 鼻咽镜/喉镜(直接观察黏膜损伤)
判断逻辑: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凝血功能 | ||
- PT | 新生儿:13-20秒 | >20秒:提示凝血因子缺乏(如Ⅱ、Ⅶ、Ⅸ、Ⅹ因子)或DIC |
- APTT | 新生儿:28-45秒 | >45秒:需排查血友病(Ⅷ/Ⅸ因子缺乏)或肝病 |
- 纤维蛋白原 | 1.5-3.5 g/L | <1.5 g/L:提示DIC或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
血小板计数 | 150-450×10⁹/L | <100×10⁹/L:需评估ITP、败血症或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
APT试验 | 阴性(排除母血咽下) | 阳性:提示咽下母血(如产道出血),需重新评估出血来源 |
血培养 | 阴性 | 阳性:明确败血症相关出血(如大肠杆菌、B族链球菌) |
凝血因子检测 | 因子活性≥50% | 特异性因子活性<30%:确诊先天性凝血障碍(如血友病A:Ⅷ因子缺乏)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