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数据显示绝经后女性宫颈癌筛查率低、诊断不规范、治疗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可愁坏了不少女性朋友和家属。其实,《绝经后宫颈上皮内病变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下降,宫颈会出现萎缩,加上自身筛查意识薄弱,很容易出现HPV持续感染、病理升级等问题。所以,规范筛查和诊疗流程对于降低宫颈癌风险至关重要。
绝经后女性筛查咋选?有啥局限?
- HPV筛查方法对比:HPV筛查主要有DNA筛查和mRNA筛查。DNA筛查简便、敏感度高且易操作,但特异性低,更适合初筛。而mRNA筛查能评估宫颈病变进展风险,特异性高,提示高级别病变的作用强,对于高危人群更适用。
- TCT筛查可靠性:TCT是常用的筛查方法,但在绝经后女性中可靠性降低。因为绝经后阴道内微生态环境改变,宫颈细胞易发生异型性改变;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宫颈鳞 - 柱交界内移,取材困难,细胞数量不足;宫颈上皮细胞受炎细胞干扰,判读难度增加。只有当子宫颈细胞涂片中细胞数量≥2000个,才能视为满意标本。
- 阴道镜检查特殊性:绝经后女性宫颈萎缩、鳞柱交界内移、阴道狭窄,给阴道镜检查带来困难。比如醋酸白反应弱、碘染色不均、器械操作困难等。这就需要医生结合临床经验调整操作手法,提高诊断准确性。专家建议优先采用HPV初筛或HPV/TCT联合筛查,mRNA筛查可用于高危人群。临床医生一定要重视绝经后女性的定期筛查,改变她们因症状就诊率低的现状。
绝经后女性治疗咋选?手术咋优化?
- 分层治疗策略:根据病理结果,治疗方案有所不同。对于LSIL患者,如果阴道镜满意且SCJ可见,可选择6 - 12个月随访;若阴道镜不满意或ECC未分级,则需诊断性切除。对于HSIL患者,推荐CKC或LEEP切除术,不建议首选子宫全切。
- 手术操作要点:绝经后女性锥切术难度大、切缘阳性率高。手术时要确保切除深度达20 - 25mm,保持组织完整以评估切缘状态。对于AIS病变,必须进行诊断性切除,首次切缘阳性时需二次锥切,避免“牛仔帽式”切除。
- 术后管理与风险:锥切术后可能出现病理升级,原因可能是取材不足。所以要严格遵循手术规范,减少并发症。术后要密切随访HPV和TCT,监测复发或残留病变。
绝经后女性咋管理?随访咋安排?
- 随访计划制定:随访频率和项目根据病情而定。LSIL患者每6 - 12个月复查HPV/TCT,HSIL患者术后3个月首次复查,后续随访周期根据病理结果调整。
- 心理与健康管理:患者要调整焦虑情绪,通过和医生沟通增强治疗信心。术后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必要时使用局部雌激素缓解萎缩症状。
- 个性化健康管理模板:饮食上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辅助术后恢复。用药时记录副作用,及时和医生沟通。还可以利用手机应用设置随访提醒。 规范诊疗流程是降低绝经后女性宫颈癌风险的关键。女性朋友们要提高筛查意识,医生要优化诊断技术、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强化术后随访。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推动宫颈癌防治工作的规范化,守护好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