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班族或者学生党来说,午休是一天中非常宝贵的时段。吃完饭玩一会手机,懒洋洋地趴在桌子上打个盹,为下午的工作或活动储蓄能量。但是近来有一个说法让不少人困惑,趴着午睡会导致胃下垂吗?趴着午睡对我们的身体有没有危害呢?
什么是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站立位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的一种病症。常见于瘦长体型的人,这种体型的人胸廓狭长,膈肌悬吊力不足,导致胃膈韧带、胃肝韧带等松弛,使胃的位置下降。
还有经过多次腹部手术、长期卧床等情况的人,会导致腹部肌肉松弛,腹肌对脏器的支撑力减弱,腹内压下降,胃也容易下垂。
最后,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可能导致胃下垂,比如长期暴饮暴食或者一次性吃太多,使得胃部过度扩张,韧带松弛。
简而言之,胃下垂的发病原因主要和身体消瘦、腹肌松弛、腹腔压力降低等有关。所以,趴着午睡一般不会直接导致胃下垂。
趴着午睡有什么危害
虽然趴着午睡不会导致胃下垂,但是这种姿势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存有巨大的隐患。
- 首先,对胃肠功能影响显著。饭后马上趴着睡,胃肠蠕动会减缓,如同机器缺乏动力一般。胃部受到挤压,食物难以在胃内充分消化,容易产生胃胀气,此时会感觉腹部胀满不适。
- 其次,会影响肢体。长时间趴着午睡,醒来时可能出现手麻脚麻的情况。这是因为趴着的姿势会压迫血管和神经,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神经传导受阻。
- 再者,对眼睛不利。长时间压迫眼球,可能致使眼压升高,就像给眼睛施加了过量压力。眼压升高可能损害视力,造成视力模糊、视物不清。
- 最后,对心肺功能和脊椎也存在影响。压迫胸廓会影响心肺功能,使呼吸变得不顺畅,心脏的泵血功能也会受到一定干扰。并且趴着与脊椎的生理曲度相悖,可能导致颈部肌肉劳损,还可能造成脊椎变形,严重时甚至诱发颈椎病。
如何健康午睡
- 控制时间:午睡时间不宜过长,理想的午睡时长是20 - 30分钟。这个时间范围可以帮助人们快速恢复精力,使大脑和身体得到放松,如果午睡时间超过1个小时,就可能进入深度睡眠。从深度睡眠中突然醒来时,大脑和身体的机能不能立刻恢复到清醒状态。
- 选择合适的姿势:
-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躺在床上或者沙发上进行午睡。这样可以让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充分的放松,脊柱能够保持自然的生理曲度,避免因姿势不当对身体造成压力。
- 如果没有躺卧的条件,坐在椅子上午睡时,要尽量选择有椅背支撑头部的椅子。可以将头部靠在椅背上,同时在颈部后面垫一个柔软的小枕头或者折叠的毛巾,防止头部过度前倾或后仰。
-
- 营造良好的环境:
-
安静的环境是保证午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选择在相对安静的房间午睡,关闭门窗,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如果周围环境比较嘈杂,可以使用耳塞来帮助屏蔽噪音。
- 午睡环境的光线应该尽量柔和、暗淡。强光会刺激眼睛,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睡眠。可以拉上窗帘或者使用眼罩来遮挡光线。
- 同时,室内温度也很重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2 - 25摄氏度左右。温度过高会让人感觉闷热、烦躁,难以入睡;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身体发冷,睡眠不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