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IBI363对比多西他赛:肿瘤治疗谁能更胜一筹?

作者:孔祥勇
2025-08-30 09:20:01阅读时长5分钟2002字
IBI363对比多西他赛:肿瘤治疗谁能更胜一筹?
肿瘤科鳞状非小细胞肺癌IBI363多西他赛免疫治疗PD-1/IL-2α双抗临床试验疗效安全性生存期肿瘤缩小治疗选择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冷肿瘤免疫耐药

内容摘要

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PD-1/IL-2α双特异性抗体IBI363在免疫治疗耐药的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展现显著疗效,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选择。该药物通过双靶点协同作用,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

2025年8月25日,信达生物制药(Innovent Biologics)传出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其自主研发的PD-1/IL-2α双特异性抗体IBI363获得美国FDA批准,正式启动针对免疫治疗耐药的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全球3期临床试验。这项试验将在中国、美国、加拿大等主要国家展开,目的是评估IBI363和传统化疗药物多西他赛相比,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此次获批意义非凡,它基于前期2期临床试验的积极数据。在肺癌、黑色素瘤等难治性肿瘤的治疗中,IBI363展现出了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已经在中国获得NMPA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值得一提的是,IBI363作为全球首个针对该适应症的双免疫激活疗法,其机制创新和临床潜力引发了广泛关注,有望为免疫治疗无效的晚期肺癌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选择。

揭秘IBI363:药物机制与试验设计的巧妙之处

IBI363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药物机制。它能够同时靶向PD-1和IL-2α,精准地激活肿瘤特异性T细胞。其中,PD-1结合臂可以阻断免疫抑制信号,而IL-2Rα结合臂经过工程改造,在减少副作用的同时,还能增强T细胞的活性。 全球3期试验(MarsLight-11)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规划,计划纳入600例患者。这个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也就是患者从开始治疗到因为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次要终点则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即患者从开始治疗到疾病出现进展的时间,以及客观缓解率(ORR),也就是肿瘤缩小到一定程度的患者比例。此次研究主要针对免疫治疗后进展的鳞状NSCLC患者,这类患者传统治疗手段非常有限,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前期数据亮眼,为IBI363临床试验再添底气

2025年ASCO年会上公布的1b/2期数据是IBI363的有力支撑。数据显示,IBI363在IO耐药肺癌、黑色素瘤以及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等疾病的治疗中,都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部分患者的肿瘤缩小超过了50%,疾病稳定率达到了70%以上。和多西他赛相比,IBI363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32%,而多西他赛仅为15%;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IBI363是4.2个月,多西他赛是2.8个月,优势十分明显。而且,IBI363的安全性也是可控的。

全球研发策略:多点开花,拓展临床适用性

除了肺癌,信达生物还在同步推进IBI363在其他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上,正在进行头对头试验;在结直肠癌等适应症方面,也在开展注册研究。同时,还在探索IBI363与化疗、靶向药的联合疗法,覆盖了一线及后线治疗场景,进一步扩展了它的临床适用性。

患者受益与临床意义:新希望照亮免疫治疗耐药患者之路

传统化疗对于免疫治疗耐药的NSCLC患者来说,缓解率非常低,只有大约15%,而且还会带来显著的副作用,比如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等。而IBI363通过双靶点协同作用,有可能突破PD-1/PD-L1抑制剂的耐药瓶颈。举例来说,它在PD-L1低表达或“冷肿瘤”患者中仍然有效,这类患者占NSCLC总数的60%以上。上海胸科医院陆舜教授指出,该药物通过“精准递送IL-2”减少了全身毒性,实现了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

实际应用案例:真实疗效见证IBI363的实力

在1b/2期试验中,有一位62岁的鳞状NSCLC患者,在经过PD-1抑制剂治疗出现进展后,开始使用IBI363。仅仅3个月的时间,他的肿瘤就缩小了40%,而且只出现了轻度疲劳的症状。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都表明IBI363有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那些传统治疗无效的群体来说,意义更加重大。

行业影响:引领双特异性抗体在肿瘤免疫领域新潮流

IBI363是首个进入3期的PD-1/IL-2α双抗药物,它的成功可能会推动双特异性抗体在肿瘤免疫领域的广泛应用。耶鲁癌症中心Herbst博士认为,该疗法如果获批,将重新定义晚期鳞状NSCLC的二线治疗标准,并且为“冷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范式。

医学术语科普:轻松读懂IBI363相关知识

临床试验阶段与突破性疗法认定解读

3期试验是药物上市前的最终验证阶段,需要在大规模人群中证实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IBI363的3期试验如果成功,将支持其向FDA和NMPA提交上市申请,预计最快在2027年获批。而突破性疗法认定是FDA对“显著优于现有疗法”的药物授予的认定,获得这个认定可以加速审评流程。IBI363同时获得了中美两国的认定,这充分反映了其临床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IBI363的出现,为免疫治疗耐药的鳞状N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让我们共同期待它在后续临床试验中的表现。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经颅光疗法太神了!健康成年人记忆能力提升25%!
20年PD - MCI研究:文献量增16倍,检测准确率达78%!
四个基因成AF诊断新希望,开启诊疗新篇章!
STAG3研究突破:为不孕症与癌症治疗带来新曙光!
hs - CRP成老年AMI患者风险分层关键“利器”!
太牛了!AI模型将膝骨关节炎诊断准确率从46.9%提至65.4%!
CTA诊断准确率92%,mRNA疫苗使女性脑出血风险升1.8倍!
3D打印装置助力,帕金森病早期精准诊断获新突破!
ecnoglutide减重效果达dulaglutide2.1倍,优势显著!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