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动脉Coeliac artery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腹腔动脉(Coeliac Artery)详细定义
一、解剖学描述
1. 准确位置
- 位置:腹腔动脉位于腹主动脉前壁,在主动脉裂孔稍下方(约第12胸椎水平),距离膈肌约1-2厘米。其起点通常位于肠系膜上动脉上方约1厘米处。
- 重要毗邻:
- 前方:胃贲门及食管末端。
- 后方:胸主动脉与脊柱。
- 两侧:左肾上腺(左侧)和胰腺(下方)。
- 下方:肠系膜上动脉(约1厘米距离)。
2. 归属系统与功能
- 系统:属于循环系统的心血管系统,具体为腹部动脉系统。
- 功能:
- 主要功能:为胃、肝脏、胆囊、脾脏及部分十二指肠和胰腺提供氧气和营养。
- 调节血流:通过分支动脉调节上腹部器官的血液供应,尤其在消化过程中增加血流量。
3. 组织结构
- 主干:腹腔动脉为短而粗的动脉干,直径约5-7毫米,起自腹主动脉前壁。
- 主要分支:
- 胃左动脉:向左下行至胃小弯,供应胃前壁。
- 肝总动脉:分为肝固有动脉(供应肝脏和胆囊)和胆囊动脉。
- 脾动脉:沿胰腺上缘向左走行,最终分支为脾动脉末梢支供应脾脏。
4. 功能与作用
- 器官供血:
- 肝脏:通过肝总动脉的分支(肝固有动脉)提供约25-40%的血液(其余来自门静脉)。
- 脾脏:通过脾动脉获得主要血液供应。
- 胃和胰腺:通过分支动脉提供部分血流。
- 代偿作用:在腹腔动脉主干阻塞时,可通过肠系膜上动脉或肝动脉的侧支循环维持部分器官供血。
5. 医学临床关联
- 相关疾病:
- 腹腔动脉瘤:罕见但危险,可能导致破裂或栓塞,需血管造影诊断,手术或支架介入治疗。
- 腹腔动脉栓塞:常由心脏血栓脱落引起,表现为急性腹痛、消化道缺血,需紧急溶栓或取栓。
- 变异解剖:约10%人群中腹腔动脉可能缺如,其分支直接由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代偿,需术前影像学确认避免误伤。
- 临床检查:
- 影像学:CT血管造影(CTA)或MRI是诊断动脉病变的金标准。
- 超声检查:多普勒超声可评估血流速度及狭窄程度。
- 手术注意点:
- 胃癌或胰腺手术中需避免损伤腹腔动脉主干或其分支。
- 脾切除术需结扎脾动脉,防止大出血。
6. 常见误区
- 与肠系膜上动脉混淆:两者虽相邻,但腹腔动脉更靠近膈肌且分支供应不同器官(肠系膜上动脉主要供应肠道)。
- 解剖变异忽略:术前未识别腹腔动脉缺如或分支异常可能导致手术并发症。
二、参考文献
-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成都医学院):明确腹腔动脉的分支及供应范围。
- 《系统解剖学笔记版本七(精编版)》:描述腹腔动脉的起源与分支路径。
- 《腹腔动脉分枝类型的观察》(维普期刊):统计国人腹腔动脉变异发生率。
- 《腹腔动脉旁淋巴结》(普通外科学名词):指出其淋巴结(第9组)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如需进一步病理或手术细节,可结合具体病例调用医学数据库(如UpToDate、PubMed)进行扩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