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结肠动脉降支Descending branch of the left colic artery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左结肠动脉降支详细定义
一、解剖学描述
1. 准确位置
- 位置:左结肠动脉降支起源于左结肠动脉主干,在降结肠的右缘附近分出,沿降结肠的下段或向乙状结肠方向下行。
- 重要毗邻:
- 前方:邻近降结肠肠壁。
- 后方:跨越左输尿管、左腰大肌及左睾丸(或卵巢)血管(动脉主干路径)。
- 侧方:与乙状结肠动脉的分支可能存在吻合。
2. 归属系统与功能
- 系统:属于循环系统的腹部动脉分支,是肠系膜下动脉的终末分支之一。
- 功能:
- 为降结肠下段及乙状结肠提供血液供应。
- 参与结肠区域的侧支循环,与乙状结肠动脉和中结肠动脉分支形成吻合。
3. 组织结构
- 血管结构:由三层组成:
- 内膜:单层内皮细胞覆盖,基底膜和结缔组织。
- 中膜: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层,调节血管收缩。
- 外膜:结缔组织包裹,含神经丛。
- 分支特点:降支通常细小,末端可能分为更小的穿支动脉,直接进入肠壁各层。
4. 功能与作用
- 主要功能:
- 营养支持:向降结肠和乙状结肠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 维持肠壁张力:通过血流供应维持肠道蠕动和屏障功能。
- 临床意义:
- 侧支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主干血管阻塞时,降支可能通过吻合支维持部分血流。
5. 医学临床关联
- 相关疾病:
- 缺血性结肠炎:左结肠动脉或其降支栓塞或血栓形成,导致肠道缺血,表现为突发腹痛、便血。
- 结肠肿瘤:肿瘤压迫或侵犯血管可能影响血流,需术前评估血管解剖。
- 手术损伤:结肠切除术中误伤降支可能导致吻合口血供不足。
- 治疗方法:
- 血管介入治疗:如动脉溶栓或支架植入,用于急性缺血。
- 外科手术:结肠部分切除时需保留足够血管供区,避免吻合口坏死。
- 康复要点:
6. 常见误区
- 误区:左结肠动脉降支常被误认为与乙状结肠动脉同源,但实际它是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而乙状结肠动脉直接发自肠系膜下动脉下方。
参考文献
- 《普通外科学名词》(知识库来源):描述左结肠动脉的分支路径及供血范围。
- 《解剖學-腸繫膜上下動脈》(高點醫護網):阐明左结肠动脉与乙狀結腸動脈的毗邻关系。
- 维基百科“左前降支动脉”条目:辅助循环系统分类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