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毛痣Hairy naevus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毛痣(Hairy Naevus)的综合解析


一、组织病理学详细特征

  1. 显微镜下核心表现

    • 表皮与毛囊关联:黑色素细胞沿毛囊壁呈巢状或带状分布,毛囊上皮常增厚,毛发可见。
    • 真皮成分:真皮内可见成熟的黑色素细胞巢,与表皮连接处呈“锚状”结构,周围胶原纤维常呈玻璃样变。
    • 色素沉着:黑色素颗粒密集,多位于毛囊和表皮基底层,颜色均匀(棕褐色至黑色)。
    • 边界与结构:病变边界清晰,细胞排列规则,无浸润性生长。
  2. 免疫组化特征

    • 阳性标记:S-100蛋白、Melan-A(Mart-1)、HMB-45 呈强阳性,反映黑色素细胞来源。
    • 阴性标记:通常无Ki-67增殖指数升高(<1%),S100染色显示巢状结构的黑色素细胞。
  3. 分子病理特征

    • 基因突变:常见BRAF V600E或NRAS突变(与大多数良性痣一致),但突变负荷低。
    • TERT启动子突变:罕见,与恶性黑色素瘤的高频突变形成对比。
    • 染色体异常:通常为单克隆性扩增,无复杂核型改变。
  4. 鉴别诊断

    • 恶性黑色素瘤:需注意黑色素瘤的不规则巢状结构、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1/mm²)、溃疡形成及浸润性生长。
    • 蓝痣:真皮内嗜碱性黑色素细胞巢,无毛囊关联。
    • Spitz痣:细胞形态一致但核大且规则,无毛发成分。

二、肿瘤性质

  1. 分类

    • WHO分类:属于“良性黑色素细胞痣”,亚型为“毛发性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或“获得性毛痣”。
    • 组织学分级:良性,无侵袭或转移潜能。
  2. 生物学行为

    • 生长模式:静止性或缓慢生长,达到一定大小后停止。
    • 恶性转化风险:极低,但若出现快速增大、颜色不均、溃疡或症状(瘙痒/疼痛)需警惕恶变。

三、分化、分期与分级

  1. 分化程度

    • 完全分化:黑色素细胞形态与正常表皮黑素细胞相似,无异型性。
  2. 分期

    • 不适用:良性病变无需分期,但若恶变为黑色素瘤则需按AJCC分期系统评估。

四、进展风险评估

  1. 临床高危因素

    • 病变突然增大、颜色加深或不均、表面破溃、出现症状(瘙痒/疼痛)。
  2. 病理高危因素

    • 细胞异型性增加、核分裂象增多、浸润性生长模式、TERT启动子突变阳性。
  3. 复发与转移风险

    • 单纯毛痣无复发或转移风险,但恶变后需按黑色素瘤评估(如溃疡形成、厚度>1mm等)。

五、临床管理建议


总结

毛痣是常见的良性黑色素细胞肿瘤,组织学特征为毛囊关联的黑色素细胞巢、边界清晰及无异型性。与黑色素瘤的鉴别需结合形态学、免疫组化及分子特征。若出现形态或症状异常,需警惕恶变可能,及时进行病理评估。


参考文献

  1. 李有光, 等. 皮肤组织病理学(第3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20.
  2. Longo, C. et al. Melanocytic Nevi and Melanoma: Molecular Insight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J Clin Med, 2021.
  3. WHO Classification of Skin tumors, 4th ed., IARC, 2019.
  4. BRAF Mutations in Melanocytic Nevi and Melanoma. N Engl J Med, 2012.
条目黑色素细胞瘤,NOSXH02Z5
条目复合痣XH0DU8
条目无色素痣XH0XH2
条目巨细胞痣XH1BE4
条目交界痣NOSXH1M79
条目混合痣XH27A6
条目上皮样和梭形细胞痣XH2HG8
条目皮肤痣XH2MQ5
条目里德色素沉着性梭形细胞痣XH2P88
条目细胞性蓝痣XH3X84
条目斑痣XH40S8
条目色素痣NOSXH4L78
条目晕痣XH5971
条目生殖器痣XH5EL4
条目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NOSXH5YN0
条目弥漫性黑素细胞增多症XH6DN3
条目上皮样细胞痣XH79G6
条目蓝痣,NOSXH7QJ7
条目深穿透痣XH81Y1
条目单纯性雀斑样痣XH88L0
条目脑膜黑色素细胞增生症XH8974
条目神经痣XH8CU4
条目结膜痣XH8FS8
条目Meyerson痣XH8NP4
条目气球细胞痣XH8RN4
条目毛痣XH8ZB4
条目非典型增生痣XH9035
条目肢端痣XH9DB2
条目雀斑状黑素细胞痣XH9QC8
条目梭形细胞痣NOSXH9QV1
条目斯皮茨痣,非典型性XH9W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