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骨关节炎Unspecified Osteoarthritis

更新时间:2025-06-19 03:33:18
编码FA0Z

关键词

索引词Osteoarthritis、未特指的骨关节炎、OA[骨关节炎]、骨关节炎NOS、关节病NOS、骨性关节炎、病因明确的骨关节炎、病因未明的骨关节炎、Heberden结节、Heberden结节伴关节炎、Heberden结节伴关节病、Heberden病、赫伯登结节、希伯登结节、赫伯登病
缩写骨关节炎、OA
别名Degenerative-Arthritis、Hypertrophic-Arthritis、Senile-Arthritis

未特指的骨关节炎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特征性改变
      • X线检查显示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骨赘形成(骨刺)三项典型表现同时存在
      • MRI检查显示软骨缺损(厚度减少≥50%)伴软骨下骨髓水肿
  2. 必须条件(核心临床特征)

    • 持续性关节疼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持续≥3个月
    • 客观活动受限:关节活动范围较健侧减少≥15%
    • 年龄因素:≥50岁(早发型需满足影像学金标准)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晨僵:≤30分钟(阈值)
    • 关节摩擦感:活动时可触及
    • 炎症指标:CRP 5-20 mg/L(轻度升高)
    • 关节液分析:白细胞计数<2.0×10⁹/L,黏蛋白凝集试验良好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关节功能评估]

B --> B1[X线] B --> B2[MRI] B --> B3[超声]

C --> C1[血常规] C --> C2[CRP/ESR] C --> C3[关节液分析]

D --> D1[关节活动度测量] D --> D2[步行能力测试] D --> D3[肌肉力量评估]

判断逻辑:

  1. 影像学检查

    • X线(首选):
      • 关节间隙狭窄>2mm(与健侧比)→ 软骨破坏
      • 骨赘形成≥2处 → 骨质增生
    • MRI
      • 软骨缺损深度>50%厚度 → 中重度退变
      • 骨髓水肿范围>1cm² → 炎症活动
    • 超声
      • 滑膜增厚>4mm → 继发炎症
  2. 实验室检查

    • CRP>10 mg/L + 关节肿胀 → 排除类风湿关节炎
    • 关节液白细胞>2.0×10⁹/L → 排除感染性关节炎
  3. 功能评估

    • 关节活动度减少>30% → 需康复干预
    • 6分钟步行距离<300m → 功能障碍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C反应蛋白(CRP) <5 mg/L >10 mg/L:提示继发滑膜炎;>40 mg/L需排除感染或晶体性关节炎
血沉(ESR) <20 mm/h 20-40 mm/h:轻度炎症活动;>40 mm/h需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
关节液白细胞 <0.2×10⁹/L 0.2-2.0×10⁹/L:OA典型表现;>2.0×10⁹/L需关节液培养排除感染
关节液黏度 拉丝>4cm 拉丝<2cm:黏蛋白减少,提示软骨基质降解
类风湿因子 阴性 阳性需重新评估诊断(OA患者阳性率<5%)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确诊路径

    • 50岁以上患者:临床表现+典型X线改变即可诊断
    • 50岁以下患者:必须满足MRI软骨缺损证据
  2. 鉴别重点

    • CRP>40 mg/L → 排查痛风/感染
    • 对称性小关节受累 → 排除类风湿关节炎
    • 夜间痛为主 → 排查肿瘤转移
  3. 随访指标

    • 每6-12个月复查X线评估关节间隙变化
    • 疼痛VAS评分增加2分以上需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ACR《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9更新版)》、EULAR《OA影像学诊断共识》、WHO《肌肉骨骼疾病分类》ICD-11临床应用指南

条目髋关节骨关节炎FA00
条目膝关节骨关节炎FA01
条目腕或手骨关节炎FA02
条目其他特指关节的骨关节炎FA03
条目少关节型关节炎FA04
条目多关节型关节炎FA05
条目未特指的骨关节炎FA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