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肿瘤性血管瘤Neoplastic haemangioma

更新时间:2025-06-18 11:46:38
编码2E81.0
子码范围2E81.00 - 2E81.0Z

关键词

索引词Neoplastic haemangioma
同义词haemangioma of unspecified site、naevus meaning haemangioma of unspecified site、未特指部位血管瘤 [possible translation]、未特指部位血管瘤性痣 [possible translation]
缩写TV
别名血管瘤、良性血管性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血管异常增生

(2E81.0) 肿瘤性血管瘤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局部肿块或隆起

    • 体表病变表现为皮肤或皮下无痛性肿块,生长速度缓慢(浅表型:70%-90%;深部型:50%-70%)。
    • 内脏血管瘤(如肝、肾)多无症状,偶有胀闷感(10%-30%)。
  2. 皮肤颜色改变

    • 浅表型血管瘤常呈鲜红色(毛细血管型)或青紫色(海绵状型),边界清晰(80%-90%)。
    • 混合型血管瘤可同时出现红斑与皮下结节(20%-40%)。
  3. 出血倾向

    • 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多见于表皮薄的海绵状血管瘤(30%-50%)。
  4. 压迫相关症状

    • 颅内血管瘤:头痛、癫痫(5%-15%,与部位相关)^1
    • 内脏血管瘤(如肝):右上腹不适、消化不良(10%-20%)^2

非典型症状

  1. 疼痛或触痛
    • 深部血管瘤伴炎症或血栓形成时出现(15%-25%)^3
  2. 功能障碍
    • 关节周围血管瘤导致活动受限(5%-10%)[^4]。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皮肤病变特征

    • 毛细血管瘤:鲜红色斑块,压之褪色,表面可呈分叶状(“草莓样”)(70%-85%)[^5]。
    • 海绵状血管瘤:皮下青紫色肿块,质软可压缩,体位试验阳性(50%-65%)^6
  2. 影像学特征

    • 超声:不均质回声团块,血流信号丰富(90%-95%)[^7]。
    • CT/MRI:强化明显的肿块,边界清晰,偶见钙化或血栓(深部型:80%-90%)[^8]。

非典型体征

  1. 并发症表现
    • 溃疡或感染:表皮破溃伴渗出(10%-20%,多见于快速生长期)[^9]。
    •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罕见,<1%)[^1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病理学诊断

    • 组织学:大量增生血管内皮细胞,管腔不规则,基质含纤维或脂肪组织(确诊率:100%)[^11]。
    • 免疫组化:GLUT1阳性(婴幼儿血管瘤特异性标志,阳性率:95%)[^12]。
  2. 影像学评估

    • DSA(血管造影):肿瘤染色征,供血动脉增粗(深部或复杂病例:60%-80%)[^13]。

注释

参考文献

[^4]: Mulliken JB. Hemangiomas and vascular malformations. Pediatr Clin North Am. 1982.
[^5]: North PE. GLUT1: A newly discovered immunohistochemical marker for juvenile hemangiomas. Hum Pathol. 2000.

条目脐带血管瘤2E81.00
条目结膜血管瘤或血管淋巴管瘤2E81.01
条目其他特指部位的肿瘤性血管瘤2E81.0Y
条目肿瘤性血管瘤,未特指部位2E81.0Z
条目其他特指的中耳或呼吸系统良性肿瘤2F00.Y
条目肿瘤性血管瘤2E81.0
条目淋巴管瘤2E81.1
条目婴儿和儿童期良性血管肿瘤2E81.2
条目小叶性毛细血管瘤2F26
条目其他特指的良性血管肿瘤2E81.Y
条目未特指的良性血管肿瘤2E8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