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项目树] --> B[基础评估]
A --> C[定位诊断]
A --> D[病因学检查]
B --> B1[病史与体格检查]
B --> B2[皮肤温度测量]
B --> B3[碘-淀粉试验]
C --> C1[红外热成像]
C --> C2[定量汗液测试-QSWEAT]
C --> C3[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
D --> D1[血清自身抗体检测]
D --> D2[神经电生理检查]
D --> D3[影像学检查]
D3 --> D3a[MRI/CT]
D3 --> D3b[神经超声]
判断逻辑:
基础评估:
碘-淀粉试验:汗斑不对称分布提示节段性汗腺功能障碍
皮温测量:温差>0.5℃需启动红外热成像验证
定位诊断:
红外热成像:温差≥1.5℃可定位自主神经损伤节段
QSWEAT:汗液分泌量降低>30%确认局灶性功能障碍
病因学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NCV)减慢+肌电图(EMG)纤颤电位→神经损伤
MRI神经根增粗+血清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病因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功能性检测:
QSWEAT汗液分泌量降低(<30μl/cm²):
意义:提示节后交感神经纤维损伤,需排查局部压迫或炎症
处理:联合神经影像学检查
激光多普勒血流异常(基础血流<10PU或波动>40%):
意义:血管舒缩神经调节障碍,常见于创伤后综合征
处理:启动血管调节功能训练
血清学检测:
抗GM1抗体阳性(≥1:160):
意义:提示免疫介导的神经节损伤,需排查副肿瘤综合征
处理:全身肿瘤筛查+免疫调节治疗
抗核抗体(ANA)阳性(滴度≥1:80):
意义:可能合并结缔组织病,需进一步检测ENA谱
处理:风湿免疫科会诊
电生理检查: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缺失:
意义:确认自主神经通路中断,定位损伤在节前/节后纤维
处理:结合MRI评估神经解剖结构
心率变异性(HRV)正常:
意义:排除全身性自主神经病变,支持局灶性诊断
四、诊断流程总结
确诊路径:
金标准阳性(QSWEAT+热成像异常) + 必须条件 → 确诊
金标准阴性时:必须条件 + ≥2项支持条件 → 临床诊断
关键鉴别点:
局部症状+全身检测正常 → 区别于多系统萎缩/糖尿病神经病变
单侧体征+解剖定位 → 区别于功能性障碍
参考文献: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Kandel et al., 6th 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