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其他耐药肠球菌Other Antibiotic resistant Enterococcus

更新时间:2025-06-18 23:01:06
编码MG51.2Y

关键词

索引词Antibiotic resistant Enterococcus、其他耐药肠球菌
缩写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别名耐药性肠球菌、抗生素耐药肠球菌、抗万古霉素肠球菌

其他耐药肠球菌感染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病原学鉴定与药敏试验
      • 感染部位标本(血液/尿液/腹膜透析液/组织)分离培养出肠球菌(粪肠球菌或屎肠球菌)。
      • 药敏试验显示对≥3类非糖肽类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耐药,但未达到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标准。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感染部位证据
      • 血流感染:≥2次血培养阳性(同种耐药肠球菌),伴发热>38℃或寒战。
      • 复杂性尿路感染:尿培养菌落计数≥10⁵ CFU/mL,伴脓尿(尿白细胞>10/HPF)。
      • 腹腔感染:腹腔积液/引流液培养阳性,伴腹痛或腹膜刺激征。
    • 耐药表型确认
      • CLSI标准下,对氨苄西林MIC≥16 μg/mL,或对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MIC>500 μg/mL)。
  3.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宿主高危因素
      • 近期广谱抗生素使用史(>7天),侵入性操作(留置导管/透析),免疫抑制状态(中性粒细胞<500/μL)。
    • 典型临床表现
      • 发热(>38.5℃)持续>48小时,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
      • 复杂性尿路感染:腰痛+排尿困难+血尿。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项目树] --> B[病原学检查] A --> C[炎症标志物] A --> D[影像学评估] B --> B1[血培养] B --> B2[尿培养] B --> B3[腹腔液培养] B --> B4[分子检测
(van基因/PCR)] C --> C1[CRP] C --> C2[PCT] C --> C3[血沉] D --> D1[超声心动图
(心内膜炎)] D --> D2[腹部CT
(腹腔感染)] D --> D3[胸部CT
(肺部感染)]

判断逻辑

  1. 病原学检查
    • 血/尿培养阳性:需排除污染(如单次血培养阳性+无临床症状→假阳性)。
    • 分子检测:PCR检出非vanA/vanB型耐药基因(如pbp5突变)支持多重耐药性。
  2. 炎症标志物
    • CRP>100 mg/L且PCT>2 ng/mL:提示细菌性感染,需联合病原学结果。
    • CRP持续升高+培养阴性:需排查深部脓肿或生物膜感染。
  3. 影像学评估
    • 超声心动图赘生物:确诊心内膜炎(需满足Duke标准)。
    • 腹部CT肠壁增厚+腹腔积液:支持腹腔感染,需与缺血性肠病鉴别。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血培养 阳性(耐药肠球菌) 确诊血流感染;屎肠球菌耐药率>粪肠球菌 立即停用β-内酰胺类,改用利奈唑胺/达托霉素
尿培养 ≥10⁵ CFU/mL 复杂性尿路感染;氨苄西林耐药时避免使用青霉素类 选用磷霉素/呋喃妥因
药敏试验 庆大霉素MIC>500 μg/mL 氨基糖苷类协同作用失效 避免联合用药
CRP >100 mg/L 持续升高提示治疗失败或深部感染 复查影像学+调整抗生素
白细胞计数 >15×10⁹/L + 核左移 细菌感染活动期;免疫抑制患者可无升高 结合PCT判断感染程度
腹膜透析液WBC >100/μL + 多形核>50%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培养阳性需拔管 腹腔给药+全身抗生素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确诊路径
    • 感染部位标本培养阳性 + 药敏试验符合多重耐药标准(非VRE)。
  2. 优先级检查
    • 血流感染:血培养×3套(需氧+厌氧) → 阳性则立即药敏试验。
    • 腹腔感染:CT引导穿刺培养 > 单纯影像学检查。
  3. 关键鉴别
    • 屎肠球菌(固有耐药率高) vs 粪肠球菌 → 指导经验用药选择。

参考文献

:免疫功能抑制患者需在首次培养阴性时重复采样;所有药敏试验需采用CLSI最新折点标准。

条目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MG51.20
条目其他耐药肠球菌MG51.2Y
条目未特指的耐药肠球菌MG51.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