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麦片、袋装零食和含糖饮料可能看似适度无害。然而最新研究显示,过量摄入高度加工食品会增加患帕金森病早期症状的风险。
该发现于2025年5月7日发表于《神经病学》杂志(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期刊)。研究对42,000多名成年人进行了长达26年的追踪,考察其长期饮食习惯及在帕金森病确诊前数十年就可能出现的细微健康变化。
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现
帕金森病通常以震颤、动作迟缓和平衡障碍为典型特征。但医学界现已确认,预警信号可能早在多年前提前出现。这些早期标志包括睡眠、情绪、消化功能和感官功能的改变。
研究团队追踪了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抑郁、慢性疼痛、白天嗜睡、嗅觉减退和色觉减弱等症状。这些症状在医学界称为"前驱期"阶段悄然发展,此时大脑退化进程已启动,但典型的运动障碍尚未显现。
饮食与大脑健康关联
复旦大学上海营养研究院院长高翔(Xiang Gao)博士指出:"健康饮食至关重要,因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降低相关。今天的膳食选择将显著影响未来的大脑健康。"
高博士强调饮食已成为帕金森病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的研究表明,过量摄入加工食品(如含糖汽水和袋装零食)可能加速帕金森病的早期迹象。"
研究细节
研究纳入42,853名平均年龄48岁的参与者,初始时均未患帕金森病。参与者完成了体检、详细健康问卷,并每两至四年重复记录饮食日志。
饮食记录涵盖调味品、热狗、薯片、酸奶甜点、汽水、袋装蛋糕等食品。为确保一致性,一份标准份量定义为:一听汽水、一根热狗、一盎司薯片、一块蛋糕或一汤匙番茄酱。
根据记录,参与者被分为五组。最高摄入组每日摄入11份以上加工食品,最低组平均少于3份。在排除吸烟、年龄、运动等混杂因素后,结果依然显著。
最高摄入组出现至少3种帕金森早期症状的可能性是低摄入组的2.5倍。研究者单独分析各症状时,除便秘未显示关联外,几乎所有早期标志物均与高加工食品摄入相关。
加工食品的影响机制
高度加工食品通常含大量添加糖、不健康脂肪和人工添加剂。这些成分可能引发炎症、损害细胞,并干扰肠道健康(肠道与大脑功能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防腐剂和乳化剂可能改变肠道菌群,扰乱与神经系统通信的微生物平衡。此外,加工食品可能通过血糖激增、胰岛素抵抗和营养缺失长期损害大脑健康。
建议措施
高翔建议:"减少加工食品摄入、增加全营养食品比例是维持大脑健康的重要策略。"水果、蔬菜、全谷物、坚果、鱼类和豆类具有保护大脑功能的作用。地中海饮食已被证实与较低的痴呆风险和延缓大脑衰老相关。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依赖参与者自述的饮食记录,可能存在记忆偏差。尽管存在局限,但研究的长期规模和结果一致性仍具有重要价值。后续需要更多研究确认饮食与早期帕金森病的因果关系,并揭示具体生物通路。
研究意义
该研究并非要求彻底摒弃所有包装食品,而是强调日常饮食选择的累积效应。即使每天减少几份加工食品,也可能延缓大脑健康衰退。科学证据持续表明,大脑对生活方式高度敏感。睡眠、运动、社交活动和饮食共同塑造长期健康。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