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 | Radiology Reference Article | Radiopaedia.org

澳大利亚英语健康医学
新闻源:unknown
2025-09-15 13:22:09阅读时长3分钟1388字
阿尔茨海默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痴呆遗传因素风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病理特征影像学特征治疗预后鉴别诊断

内容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占所有痴呆病例的60-80%,其特征是β淀粉样蛋白(Aβ)在大脑中异常沉积,导致神经元进行性丧失。本文系统阐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影像学诊断标准及治疗现状,重点介绍了生物标志物诊断技术(如淀粉样蛋白PET和脑脊液检测)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并探讨了遗传因素(如ApoE ε4等位基因)对疾病风险的影响。研究还比较了典型与非典型临床表型的神经影像学特征,提出了与LATE等鉴别诊断的关键要点。

阿尔茨海默病 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占所有痴呆病例的60-80%,对发达国家构成重大公共卫生负担。该病与β淀粉样蛋白(Aβ)在大脑中的异常积累密切相关,是脑淀粉样蛋白沉积病中最常见的类型。

术语定义

阿尔茨海默病的术语在文献和临床实践中存在混用现象,常将神经病理变化与典型临床表现相混淆。建议将"阿尔茨海默病"专指病理学改变,这些改变可能无症状或延迟显现。通过成像技术(特别是淀粉样蛋白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实现无创诊断。

流行病学

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的主要病因,遗传因素中载脂蛋白E(ApoE)ε4等位基因显著增加患病风险:携带单个等位基因风险增加约3倍,两个等位基因则增加约8倍。其他风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性别、高血压、体力活动不足、头部创伤、当前吸烟、痴呆家族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突变、唐氏综合征、慢性炎症(如银屑病关节炎)以及医源性因素(如尸体垂体来源生长激素)。

社会经济因素显著影响发病年龄:受教育程度较高者通常能延迟临床表现,但最终就诊时往往呈现更明显的影像学异常。

临床表现

典型型

典型病例首发症状为顺行性情景记忆障碍,随病程进展(通常数年)逐渐累及注意执行功能、语义记忆、运用能力和视知觉功能。几乎全部患者最终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包括淡漠、抑郁、焦虑、攻击/激越以及精神病性症状(妄想和幻觉)。

非典型型

包括后皮质萎缩、额叶变异型和命名性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等亚型,其病理特征与典型病例一致,但临床表现呈局灶性皮质萎缩模式。

诊断标准

生物标志物诊断

通过以下检测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进行诊断:

临床诊断

采用NINCDS-ADRA标准分为:

  1. 确诊型(临床诊断+组织学证实)
  2. 拟诊型(典型临床综合征无组织学证实)
  3. 可能型(非典型临床特征无组织学证实且无其他诊断)

病理特征

特征性病理改变包括:

淀粉样蛋白沉积主要累及新皮质联合区、后扣带回/楔前叶及边缘皮质。慢性炎症可能通过小胶质细胞激活导致神经损伤和淀粉样变性。极罕见情况下可因医源性传播(如尸体来源生长激素)引发,类似脑淀粉样血管病和医源性克雅氏病。

影像学特征

磁共振成像(MRI)是首选检查方法,典型表现为:

布劳克分期(Braak staging)显示:

氟脱氧葡萄糖PET(FDG PET)显示双侧顶颞叶、楔前叶和后扣带回对称性代谢减低。淀粉样蛋白PET(如使用F-18氟贝塔平)可显示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但约20-25%认知健康个体也存在沉积。

治疗与预后

目前尚无治愈方法,治疗药物包括:

鉴别诊断

与LATE(年龄相关的TDP-43脑病)鉴别要点:

历史沿革

德国精神病学家埃米尔·克雷佩林(Emil Kraepelin)于1910年首次在专著中命名该病为"阿尔茨海默痴呆",纪念对其病理机制研究作出贡献的阿洛伊斯·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和贾科莫·佩鲁西尼(Gaetano Perusini)。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