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问题
血浆磷酸化tau217(p-tau217)和tau PET是否适合作为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试验中的疾病修饰生物标志物?
主要发现
纵向追踪数据显示,顶叶-额叶区域tau PET摄取量变化与认知变化高度相关,而血浆p-tau217变化与认知变化的相关性较弱。
研究意义
该成果证实tau PET可有效实现实时疾病进展监测,可提升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试验中疾病修饰效应的检测效能。
研究背景
开发疾病修饰疗法是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首要目标。
研究目的
评估血浆p-tau217和tau PET在治疗试验中监测疾病修饰的潜力。
研究设计
采用A4研究(2014-2023)纵向数据,覆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67个中心,纳入65-85岁认知未受损且接受Aβ-PET扫描的受试者(Aβ+组1169例,Aβ-组538例)。子研究包括443例tau PET和1643例血浆p-tau217数据。
主要指标
- Aβ分层:18F-florbetapir PET
- Tau评估:血浆p-tau217纵向检测、18F-flortaucipir PET
- 认知评估:临床前阿尔茨海默认知复合量表(PACC)
关键结果
- 36个月随访显示Aβ+组颞下回tau积累效应量最大
- 基线时内嗅皮层tau PET(r=-0.55)和血浆p-tau217(r=-0.47)与PACC变化强相关
- 顶叶-额叶tau PET变化与认知变化高度相关
- 血浆p-tau217在tau PET子研究中未见认知相关性(r=-0.03),但在全血浆样本中显示适度相关(r=-0.24)
结论
tau PET具有实时监测疾病进展的价值,血浆p-tau217在认知损害前可预测认知变化。影像学tau指标可提升未来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试验的疗效检测能力。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