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驱动的听诊器可帮助医护人员在数秒内检测三种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伦敦帝国理工学院/PA)
研究人员证实,AI赋能的听诊器能分析人类无法感知的心跳细微差异与血流变化,同时进行心电图快速检测。这项技术能即时记录心脏电活动,并通过AI系统识别关键异常特征。
专家指出,这种新型诊断工具可成为"真正改变游戏的发明",使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疾病和心房颤动(无症状但显著增加中风风险的异常心律)患者获得更早治疗。自1816年发明以来,传统听诊器的核心结构始终未变,而这款智能设备已被升级为21世纪医疗工具。
新式AI听诊器采用信用卡大小的传感器,取代传统钟形听诊头。设备放置在患者胸部时,既能获取心电信号,又通过麦克风记录心脏血流声波。采集数据上传云端后,AI系统将基于数万人的训练数据进行分析。检测结果即时发送至智能手机,可显示患者是否存在心力衰竭风险。另一套算法可识别心房颤动,该病症常因无明显症状而被忽视。
英国心脏基金会临床主任索尼娅·巴布-纳拉扬博士表示:"这款设备完美展示了200多年历史的听诊器如何实现现代化升级。我们急需这类创新技术,因为心力衰竭往往在患者急诊入院时才被确诊,而早期诊断能让患者获得更有效治疗。"
该研究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与帝国理工医疗NHS信托基金会开展,涉及伦敦地区200多家全科诊所。针对出现呼吸急促、疲劳或下肢水肿等心衰症状的患者,研究团队进行了12,725例AI听诊器检测,并与未使用该技术的109家诊所进行对照比较。
数据显示:使用AI听诊器的患者群体,在后续12个月内被确诊心力衰竭的可能性提升2.33倍;心房颤动检出率提升3.45倍;心脏瓣膜疾病诊断率提升1.92倍。研究团队成员米希尔·凯什基博士指出:"多数心力衰竭患者都是在病情严重后才确诊,这项试验表明AI听诊器能为全科医生提供快速筛查工具,使患者更早获得针对性治疗。"
帝国理工学院国家心肺研究所巴赫蒂格博士强调:"这是200年来听诊器设计的首次重大革新。这款智能设备仅需15秒检查即可通过AI快速得出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或心脏瓣膜疾病的初步判断结果。"
该研究的"三体扫描仪"(Tricorder)试验成果将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发表。研究团队计划在威尔士、伦敦南部和萨塞克斯地区的全科诊所推广使用该设备。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科学主任迈克·刘易斯教授表示:"这项创新能直接赋能全科医生,使他们更早发现患者问题,实现在社区环境中的诊断,这对防治重大疾病具有战略意义。"
帝国理工学院的尼古拉斯·彼得斯教授补充:"我们的研究证明三种心脏疾病可在一次检查中同步识别。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已在部分患者中应用,并在全科诊所得到广泛使用。"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