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AI模型提升慢性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预测准确率

AI models improve predict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rogression to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美国英语科技/健康
新闻源:Medical Xpress
2025-09-10 01:08:22阅读时长2分钟931字
慢性肾病终末期肾病AI模型预测准确率多源数据整合早期检测疾病管理医疗资源分配患者预后慢性病研究

内容摘要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整合临床与保险数据的AI模型框架,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将慢性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预测准确率显著提升。采用2021版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方程后,不仅优化了预测精度,还特别降低了对非洲裔美国患者的种族偏差。研究使用超过10,000例患者数据,24个月观察窗口在早期检测与预测准确性间取得最佳平衡,该成果有望改善慢性病管理并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慢性肾病(CKD)是一种复杂的渐进性疾病,其特征是肾功能持续下降,最终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全球CKD患病率在8-16%之间,约5-10%确诊患者最终进入ESRD阶段,这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挑战。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运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结合可解释性人工智能技术,对整合临床与保险数据进行分析,显著提升了CKD进展至ESRD的预测能力。多源数据整合模型表现优于单一数据源模型,这将有助于优化CKD管理、实施精准干预并减少医疗资源分配差异。

这项由卡内基梅隆大学完成的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信息学协会杂志》。研究负责人Rema Padman教授指出:"我们的研究建立了稳健的ESRD预测框架,通过整合多源数据和高级分析技术改进临床决策。未来研究将拓展数据整合范围,并将此框架应用于其他慢性病研究。"

CKD进展分为五个阶段,当肾功能下降至正常水平的10-15%时即进入需要透析或移植的ESRD阶段。美国Medicare数据显示,CKD患者虽占少数,却消耗了不成比例的高额医疗支出。更严峻的是,超三成ESRD患者出院30天内出现再入院,凸显了早期检测和管理的重要性。

研究团队分析了2009-2018年间10,000余名CKD患者的临床与保险数据,采用五种观察窗口评估统计模型、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通过可解释性AI技术增强模型可解释性并降低偏差,其中24个月观察窗口在早期检测与预测准确性间取得最佳平衡。使用2021版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方程后,不仅提升了预测精度,还显著降低了对非洲裔美国患者的种族偏差。

共同作者Yubo Li博士指出:"我们的整合数据框架填补了关键空白,通过整合多源数据而非孤立分析,平衡了临床相关性与患者中心的实用性。这种整合在提升预测准确性的同时也增强了临床实用性,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决策支持。"

研究局限性包括数据来源单一机构可能影响模型推广性,以及电子健康记录可能存在的观察偏差、数据缺失和特定患者群体代表性不足等问题。

延伸阅读:Yubo Li等人的研究《Enhancing end-stage renal disease outcome prediction: a multisourced data-driven approach》已发表于《美国医学信息学协会杂志》(DOI: 10.1093/jamia/ocaf118)。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