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首次对医院外未计划分娩进行的详细分析表明,尽管此类分娩较为罕见,但对出诊的急救团队构成了挑战,尤其是当婴儿早产时。
在今天(周一)欧洲急诊医学大会上展示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2017年至2024年间,奥地利施蒂利亚(Styria)地区有173例未计划的院外分娩,其中16例(9%)为早产(妊娠不足37周)。最早产的婴儿妊娠26周出生,体重845克,有4名婴儿(25%)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死亡。
目前,研究团队计划在奥地利其他地区识别区域差异,评估急救团队的准备情况,并评估母亲和新生儿的结局。
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新生儿科的医学生兼研究团队成员Helena Leonhartsberger女士,同时也是奥地利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急救人员,她在大会上表示:"我们的研究首次记录了医院外未计划早产分娩的频率及相关并发症。我们得出结论,标准化急救协议和早期专业新生儿转运团队的介入对改善结局至关重要。"
"大多数急诊医生并非儿科或更具体地说新生儿科的专业人员。尽管这些情况较为罕见,但急救团队必须接受充分培训并做好准备来处理这些情况。此外,所有急救车辆上都应配备适当的新生儿治疗设备,特别是用于治疗早产儿或危重新生儿的设备。"
Helena Leonhartsberger女士,格拉茨医科大学
"我们还计划利用这些发现来改进急救人员的培训,并建议在所有奥地利急救车辆上提供并标准化哪些新生儿急救设备,确保全国范围内的一致护理。"
Leonhartsberger女士在培训第一年作为急救人员参加了一次院外分娩后,决定研究这一课题。
"我对这种情况没有准备,但幸运的是,一切都很顺利,"她说。"这促使我研究早产儿的院前分娩,旨在探索急救团队如何为这些高风险情况做好更好准备,并改善这些脆弱患者的结局。"
这项由格拉茨医科大学新生儿临床科副主任Bernhard Schwaberger教授领导的研究发现,医院外早产出生的婴儿的中位妊娠年龄为35周,中位出生体重为2390克。
在4名死亡的婴儿中,有2名未进行复苏尝试。1名早产儿接受了成功的院前复苏和插管。在12名存活的早产婴儿中,1名需要初始面罩通气和随后的鼻气管插管,由新生儿重症监护团队完成,另1名通过面罩接受氧气。10名婴儿能够自主呼吸。
研究人员发现,在入院的13名婴儿中,仅有6名记录了体温,中位体温为34.8°C;记录的最低体温为31.5°C。
Leonhartsberger女士说:"入院体温是一个关键的预后因素,但并非所有婴儿都记录了这一数据,而当记录时,婴儿通常被发现处于低体温状态。"
"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国家层面准备的必要性,不仅通过标准化协议,还通过所有急救车辆上的持续培训和适当设备。它们还突显了公众意识的重要性,强调尽管在理想条件下计划的在家分娩可能是安全的,但并发症可能迅速且不可预测地出现。这项研究支持通过确保每次分娩,无论地点如何,都能获得最高标准的紧急护理,从而改善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更广泛目标。"
该研究的优势是对医院外早产分娩的详细分析。主要局限性是病例数量少,且仅关注奥地利一个地区,因此研究结果可能无法反映其他地区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研究人员现在计划分析其他地区的数据。
Felix Lorang博士是欧洲急诊医学学会(EUSEM)摘要遴选委员会的成员。他是德国图林根州苏尔SRH Zentralklinikum医院急诊科主任,未参与此项研究。他表示:"早产分娩总是需要在医院内进行仔细的医疗监督,并由一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多样化专业团队来执行,以降低对母亲和婴儿的任何严重风险。当这些早产分娩在家庭或救护车等未准备好的环境中,由较小的团队进行时,它们构成了更大的挑战。尽管它们很罕见,但需要准备和培训,这是所谓的'高危低发'(High-Acuity Low Occurrence, HALO)程序的一部分。"
"Helena Leonhartsberger的研究首次显示了奥地利一个地区此类分娩的发生率,以及这些分娩的管理方式存在差异。例如,体温管理是进一步治疗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这种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不幸的是,在入院的13名婴儿中,只有6名记录了体温,尽管这一干预措施很重要。确定早产、未计划、院外分娩的发生率和管理方式至关重要,不仅在奥地利其他地区,而且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这将有助于规划,确保所有急救医疗服务遵守商定的协议,并能够迅速获取专业新生儿设备,用于治疗和将早产儿转运到医院。"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