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起功能障碍和哮喘药物可恢复失忆
根据格罗宁根大学即将在FENS论坛展示的研究成果,已上市的勃起功能障碍和哮喘药物可使因睡眠不足丢失的记忆完全恢复。
格罗宁根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勃起功能障碍和哮喘药物成功恢复了小鼠的记忆功能。这项发表于《Interesting Engineering》的研究显示,睡眠剥夺导致的记忆丧失可通过激活原始记忆通路并施用特定药物实现逆转。
"我们通过操控海马体特定分子通路,使记忆过程对睡眠剥夺的负面影响产生抗性。"该研究负责人Robbert Havekes博士表示,"现在我们首次证明,即使在睡眠剥夺发生数天后,仍可通过干预手段恢复遗忘的记忆。"
小鼠记忆实验揭示关键机制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睡眠剥夺小鼠出现典型记忆缺失现象:它们既无法识别曾接触过的同类,也无法记住物体位置变化。通过光遗传学印记技术(表达光敏蛋白通道rhodopsin后利用光照激活神经元),研究团队成功"唤醒"了这些"隐藏记忆"。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药物对应不同记忆类型:
- 罗氟司特(Roflumilast):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可恢复社会识别记忆
- 伐地那非(Vardenafil):勃起功能障碍治疗药物,可改善空间记忆
人类应用前景与挑战
"这项研究证实了睡眠剥夺导致的失忆并非信息彻底丢失,而是记忆提取障碍。"Havekes博士强调。虽然现有药物已获FDA认证,但研究团队指出从动物实验到人类应用仍需漫长验证过程。
FENS论坛评论指出,该发现对轮班工作者、失眠患者及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团队正深入探索相关神经机制,目标是通过重新开放脑内记忆通道缓解各类认知障碍。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