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本身已属不易,产后抑郁更会加剧育儿适应的难度。新妈妈们通过健康饮食恢复体力至关重要,但饮食结构是否能降低"婴儿忧郁"风险呢?
虽然西方研究已证实肠道微生物与抑郁症状的关联,但日本健康产后女性的相关研究仍属空白——该国文化障碍常导致母亲难以寻求精神科帮助。
京都大学团队对日本境内344名育有幼儿的女性开展了横断面研究,评估其抑郁症状、生理指标及饮食习惯,并分析粪便样本。研究成果发表于《PNAS Nexus》期刊。
"我们的研究旨在探索肠道微生物、生理状况和饮食习惯如何影响母亲情绪,即便她们未被临床诊断精神疾病。"第一作者Michiko Matsunaga表示。
数据显示,肠道菌群多样性越高、产丁酸菌相对丰度越高的群体,抑郁情绪水平反而更高。但富含发酵食品、豆制品、蘑菇和海藻(典型日式饮食特征)的膳食结构,可能通过调节肠道环境预防抑郁。
研究团队原本预期平衡摄入蔬菜、鱼类和肉类的"健康饮食"效果最佳,但传统日式饮食与改善肠道菌群、缓解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更强。"这加深了我们对日本传统饮食文化价值及其潜在心理健康效益的理解。"项目负责人Masako Myowa指出。
该研究为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进行非药物性心理支持提供了证据,特别是对产后女性这类需要低门槛干预的人群。研究还发现14%未临床诊断的健康母亲已显现严重抑郁迹象。
研究局限性包括依赖自填问卷的饮食数据可能存在的回忆偏差。团队计划在此基础上开展干预研究,验证特定饮食调整对改善产后人群肠道菌群和心理健康的实际效果。
"这种整合性视角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情绪状态,开发新的整体性心理健康支持方案。"Matsunaga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