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每日镜报》报道,随着气温下降和白昼缩短,痴呆症患者的"黄昏躁动"症状可能在这个时节表现得更为明显。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指出,这种现象可能发生在痴呆症的任何阶段,但在中期和晚期更为普遍。患者通常在下午晚些时候或日落时分出现极度焦虑、激越、幻觉或妄想症状,并可能持续至夜间,影响正常睡眠。
英国保柏健康专家警告,秋冬季节自然光照的减少可能加剧患者的定向障碍和焦虑情绪。《今日心理学》期刊研究证实,季节变化尤其是日照时间缩短是加重黄昏躁动症状的重要诱因。这种季节性变化通过以下机制影响症状表现:
- 自然光照变化
- 温度波动
- 日常规律被打乱
- 季节性抑郁加剧
英国痴呆症协会强调,黄昏躁动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不在家"感。患者可能坚持要"回家"(即使正在家中),或坚信需要去接早已成年的子女放学,甚至出现身份认知混乱。这种混乱感会引发反复提问行为,如持续询问"你们何时带我回家"。
该症状通常伴随显著焦虑情绪,表现为:
- 不安踱步
- 抓挠衣物或皮肤
- 易怒吼叫
- 重复穿脱衣物试图外出
- 追随家人活动等看似无目的的行为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补充指出,其他警示症状包括:
- 记忆力减退
- 注意力难以集中
- 日常任务执行困难(如购物时算错找零)
- 语言交流障碍
- 时间地点定向混乱
- 情绪波动
如发现上述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