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集:心房颤动入门指南
全球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
Nadja Wlasiuk
2025年9月10日
欢迎回到Nadja Wlasiuk的健康科普播客。本集深入解析影响全球数千万人的房颤问题。心房颤动(AFib)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仅美国就有超过500万患者,预计到2050年患病率将翻倍或三倍增长。该疾病导致大量住院治疗和长期用药,并对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刚确诊的患者、希望了解病情的家属,还是需要向患者宣教的护理人员,本节目都将提供实用的医学知识。
我们将系统讲解房颤的病理机制、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案,涵盖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术和生活方式干预。本播客单独提供教育信息,不能替代个体化医疗决策,请务必与主治医师讨论您的具体情况。
本次节目将模拟首次就诊时的医患交流场景,帮助患者理解房颤诊断后的注意事项。请注意这仅作为教育参考,具体治疗建议需咨询专业医疗团队。
疾病概述
症状表现
- 疲劳
- 静息或活动后呼吸困难
- 心悸
- 头晕目眩
- 胸闷
分型标准
- 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可自行转复
- 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或需药物/电复律
- 长期持续性房颤:持续>12个月
- 永久性房颤:放弃节律控制
致残风险
- 缺血性中风
- 快速性心肌病
- 心力衰竭及住院
- 认知功能下降/痴呆
治疗目标
- 预防脑卒中
- 室率控制
- 节律控制
临床评估工具
CHA2DS2-VASc评分系统
- 充血性心衰:1分
- 高血压:1分
- 年龄≥75岁:2分
- 糖尿病:1分
- 脑卒中/TIA/血栓史:2分
- 血管疾病:1分(心梗/外周动脉病/主动脉斑块)
- 年龄65-74岁:1分
- 女性:1分
治疗方案
抗凝治疗
- 维生素K拮抗剂
- 华法林(需定期监测,饮食影响疗效)
- 新型口服抗凝药(DOACs)
- Xa因子抑制剂
- 艾多沙班(Eliquis):每日两次
- 利伐沙班(Xarelto):需与高热量餐同服,每日一次
- 依度沙班(Savaysa):适用于年轻肾功能良好患者
- IIa因子抑制剂
- 达比加群(Pradaxa):暴露于潮湿环境会失效
- 左心耳封堵术
室率控制
- β受体阻滞剂
- 选择性: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
- 非选择性(哮喘/COPD患者慎用):普萘洛尔、卡维地洛(兼具α受体阻滞作用)
- 钙通道阻滞剂
- 洋地黄类
节律控制
药物治疗(Vaughan Williams分类)
- Ic类(氟卡尼/普罗帕酮)
- 禁忌:结构性心脏病(冠心病/射血分数下降心衰)
- 促心律失常风险,需联用β阻滞剂
- III类(索他洛尔/多非利特)
- 需住院启动治疗,监测QT间期
- 广谱类(胺碘酮/决奈达隆)
- 决奈达隆无碘结构,毒性较低但禁用于急性心衰
- 长半衰期需负荷剂量,长期使用需监测肝肺甲状腺等器官毒性
非药物治疗
- 复律治疗
- 药物复律("pill-in-the-pocket"方案)
- 电复律(同步直流电)
- 导管消融术(详见第2集)
- 肺静脉隔离术(射频/冷冻/脉冲电场消融)
- 并发症风险:心肌梗死/死亡/卒中(<1%),常见穿刺部位淤斑(6%)
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因素
- 年龄
- 遗传
可干预因素
- 高血压
- 糖尿病
- 肥胖
- 睡眠呼吸暂停
- 吸烟/酒精/大麻使用
- 咖啡因(能量饮料风险>咖啡)
- 久坐生活方式
- 心理压力
疾病管理
目前尚无治愈手段,但通过以下方案可实现良好控制:
- 持续监测:智能手表(Apple Watch等)或Kardia设备
- 定期随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策略
本节目由护理学博士Nadja Wlasiuk制作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