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2025年6月顶级生物科技交易

Top biotech deals in June 2025

德国英文生物科技/医药
新闻源:Labiotech.eu
2025-07-16 02:17:15阅读时长9分钟4250字
生物科技交易代谢疾病罕见疾病癌症传染病大脑疾病肌肉疾病免疫疾病小分子药物蛋白质疗法抗体药物疫苗人工智能药物递送技术

内容摘要

2025年6月,生物科技领域的并购和交易达到年内高峰,总交易额较5月翻倍。赛诺菲、礼来、诺华等制药巨头参与了多项重磅交易,涉及代谢疾病、癌症、免疫疗法等多个前沿领域,同时AI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2025年6月见证了今年迄今为止并购(M&A)交易的高峰。事实上,6月的总交易额是5月的两倍多。许多老牌企业如赛诺菲(Sanofi)、礼来(Lilly)、诺华(Novartis)和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参与了并购和授权交易,同时一些新兴生物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也崭露头角。随着对代谢疾病治疗的特别关注,大多数交易涉及小分子、蛋白质和抗体类药物。以下是2025年6月达成的一些顶级生物科技交易。

2025年6月顶级生物科技并购交易

我们正处于2025年的中期,而6月是今年并购交易最多的月份。其中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是法国制药公司赛诺菲以91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蓝图医药(Blueprint Medicines)。这家美国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治疗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一种由特定白细胞异常积累导致的罕见疾病,并开发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yvakyt,这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首个也是唯一一款用于此疾病的药物。赛诺菲将获得Ayvakyt及其癌症药物管线的权益。

另一家完成十亿美元级交易的大型制药公司是礼来(Lilly)。该公司以13亿美元收购了基因编辑开发商Verve Therapeutics,获得了其碱基编辑器,用于解决罕见遗传疾病。目前,其中两款编辑器正在进行早期临床试验。

进一步涉足CAR-T疗法领域的是美国大型制药公司艾伯维(AbbVie),它以21亿美元收购了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Capstan Therapeutics,巩固了其在免疫疗法领域的地位。面对CAR-T疗法制造和可扩展性方面的诸多挑战,Capstan是致力于克服这些障碍并提高CAR-T疗法普及率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

在德国,另一笔十亿美元级的收购也已完成。BioNTech以12.5亿美元收购了CureVac的mRNA疫苗项目。这些疫苗正在临床和临床前试验中用于治疗癌症以及像新冠和季节性流感这样的传染病。

与此同时,Supernus Pharmaceuticals以7.9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同为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Sage Therapeutics。后者的大脑疾病产品组合将为Supernus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治疗计划增添力量。Sage的产后抑郁症药物现在归Supernus所有。

此外,美国公司Carisma Therapeutics与OrthoCellix合并。新实体将专注于开发针对肌肉疾病的细胞疗法。OrthoCellix的NeoCart是一种使用患者细胞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的软骨植入技术,将继续进行临床开发。新公司约90%的股份由OrthoCellix的股东持有,10%由Carisma的股东持有。

英国生物技术公司Juvenescence收购了Ro5,以借助人工智能(AI)推动药物发现。Ro5利用其AI化学平台设计针对药物靶点的新分子。其拟议计划将专注于治疗包括大脑、代谢和免疫疾病在内的一系列疾病。此次收购紧随Juvenescence于5月获得的7600万美元B轮融资之后。

另一项上个月完成的重要收购是Turnstone Biologics被XOMA Royalty以不到8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这是Turnstone在其实体瘤治疗计划早些时候被削减后的救命稻草。与此同时,这也是XOMA Royalty继从瑞典公司BioInvent以2000万美元收购单克隆抗体mezagitamab后的第二笔月度收购。

最后,总部位于新泽西州的疼痛药物开发商Channel Therapeutics与北卡罗来纳州的皮肤治疗公司Pelthos Therapeutics合并。这与Channel宣布的5010万美元私人配售同时进行。

2025年6月按方法分类的生物科技交易

生物科技交易推动小分子开发

与并购类似,2025年6月也发生了多笔生物科技交易。不出所料,小分子再次成为热门选择。知名的交易者是丹麦制药公司诺和诺德(Novo Nordisk),以其Ozempic和Wegovy闻名。上个月,它与美国公司Deep Apple Therapeutics合作,发现并开发用于代谢和心脏疾病的新型小分子药物。这项价值8.12亿美元的合作将让双方设计针对非肠促胰岛素GPCR受体的药物。显然,诺和诺德对靶向GPCR的兴趣正在增长,此前它已于5月与加州的Septerna签署了类似的协议。

此外,瑞士癌症药物开发商Philochem将其前列腺癌药物OncoACP3的许可权交给了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旗下的RayzeBio。根据协议,Philochem将获得3.5亿美元的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高达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RayzeBio现在拥有开发、制造和商业化这一处于临床阶段的小分子药物的全球权利。

另一个通过合作交易寻求的小分子是激酶抑制剂gusacitinib。Formation Bio拥有的这种口服药物正在临床试验中用于治疗湿疹(一种炎症性皮肤病),但与赛诺菲的合作将测试该药物在新适应症中的效果。这家法国制药巨头将向这家美国生物技术公司支付5.45亿欧元(约合6.26亿美元)的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

T细胞衔接器、疫苗和抗体:免疫疗法进展迅速

在免疫疗法领域,T细胞衔接器正在加速发展。过去几个月已经见证了该领域的多笔交易,上个月也不例外。日本公司大冢制药(Otsuka)与中国公司和铂医药(Harbour BioMed)联手推进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重点衔接器HBM7020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希望。作为协议的一部分,大冢制药可以以4700万美元的预付款和近期付款开发、制造和商业化HBM7020,覆盖范围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和铂医药还有资格获得高达6.23亿美元的进一步里程碑付款。

此外,美国初创公司Cullinan Therapeutics与中国公司Genrix Bio也签署了一项协议,开发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T细胞衔接器。与大冢制药-和铂医药的交易类似,Genrix已将衔接器velinotamig的全球权利交给Cullinan,除了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外。这家总部位于重庆的生物技术公司将获得2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高达2.92亿美元的开发和监管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销售额的4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另一项6月完成的免疫疗法相关交易发生在百时美施贵宝与德国的BioNTech之间。两家公司计划在多个实体瘤适应症中开发和商业化BioNTech的双特异性抗体BNT327,包括正在进行临床开发的肺癌。BioNTech将获得15亿美元的预付款,并可能获得高达76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此外,新加坡的Hummingbird Bioscience将其单克隆抗体HMBD-002授权给澳大利亚公司Percheron Therapeutics。Hummingbird将从这家总部位于墨尔本的生物技术公司获得2.9亿美元的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一旦交易完成,该药物的二期研究将开始。

在疫苗市场,法国公司Valneva与CSL Seqirus签署了一项协议。这家跨国制药公司将于本月开始商业化Valneva的基孔肯雅疫苗Ixchiq,并于明年1月推出其乙脑疫苗Ixiaro。这笔交易取代了Valneva三年前与丹麦公司Bavarian Nordic签署的协议,原协议将在12月到期。

与此同时,总部位于美国的NextCure正与中国制药公司Simcere Zaiming合作开发一种名为SIM0505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目前正在进行一期研究以治疗实体瘤。Simcere预计将在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中获得高达7.45亿美元的资金。

蛋白质疗法在2025年6月获得资金支持

蛋白质疗法,包括肽类药物,也是今年合作的热门选择。6月伊始,礼来与瑞典慢性病疗法开发商Camurus合作开发肠促胰岛素疗法。这些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紊乱的药物。礼来将获得全球范围内研究、开发、制造和商业化这些药物的权利,作为交换,它将向Camurus支付2.9亿美元的预付款、开发和监管里程碑付款,以及额外的5.8亿美元的其他里程碑付款。

这是礼来上个月在蛋白质疗法领域形成的第二次联盟。它还与加州的Juvena Therapeutics合作,利用基于AI的筛选平台绘制该生物技术公司生成的信号蛋白图谱。这些融合蛋白旨在改善质量和功能。Juvena有望获得高达6.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同样,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Vor Bio与中国的ADC开发商荣昌生物(RemeGen)签署了一项协议,获得后者的融合蛋白telitacicept,用于开发和商业化,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性重症肌无力(GMG),覆盖范围不包括中国。这家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将获得1.25亿美元的预付款和认股权证,并有可能获得超过40亿美元的潜在监管和商业里程碑。

除此之外,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与马萨诸塞州的ProFound Therapeutics合作,寻找针对心脏病的蛋白质靶点。ProFound将获得2500万美元的预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并且每发现一个靶点,最多可获得7.5亿美元。这是继诺华两个月前以8亿美元收购Regulus Therapeutics之后的又一举措。

上个月,还签署了几项合作协议以应对代谢紊乱。其中之一是纽约的Hoth Therapeutics与佛罗里达的Silo Pharma之间的合作,它们共同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肥胖症治疗方案。为此创建了一个新平台,用于设计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疗法。该技术已从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VA)获得许可,但交易的财务条款未披露。

此外,GLP-1激动剂最近受到了生物制药公司的青睐。美国制药公司再生元(Regeneron)与中国汉森制药(Hansoh Pharma)合作,获得了后者的GLP-1/GIP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肥胖症。汉森将获得8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并预计获得高达19.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生物技术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和药物递送技术达成交易

一些生物技术公司正在依靠人工智能来解决慢性病问题。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与中国石药集团(CSPC Pharmaceuticals)启动了一项1.1亿美元的合作,利用CSPC的AI驱动药物发现平台发现口服药物,并开发一种用于免疫疾病的临床前小分子药物。CSPC有机会获得高达52.2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此外,意大利公司Chiesi与瑞典初创公司Key2Brain希望加速开发能够穿越血脑屏障的重组酶替代疗法。这些疗法正在研究用于治疗称为溶酶体贮积症的罕见代谢疾病。交易的财务条款未披露。

最后,加拿大公司Nualtis与德国的Lohmann Therapie-Systeme(LTS)合作,利用后者的工艺转移和生产能力,开发用于药物递送的口服薄膜(OTF)产品。财务条款未披露。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