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马德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近日更新了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尽管治疗目标保持不变,但新版指南在风险评估、患者分类及部分患者的强化治疗建议方面做出了重要调整。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治疗期间,专家组建议对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强化降脂治疗(I类推荐,证据等级C),并对未接受过治疗或单用他汀无法达标的患者启动高强度他汀联合依泽替米贝治疗(IIa类推荐,证据等级C)。指南共同主席、瑞士伯尔尼大学Konstantinos Koskinas教授在ESC 2025大会期间强调:"我们希望通过加速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降低进程改善患者预后,越早达到推荐目标值效果越好。"
共同主席François Mach教授(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指出,针对近期住院的ACS患者采用联合治疗的目标是将LDL-C水平降至55 mg/dL或以下。本次更新仅修订了自2019年指南发布后出现重大新证据的领域,包括新型降脂药物苯扎贝特酸(Nexletol;Esperion)和依维库单抗(Evkeeza;Regeneron)的应用建议。
低密度脂蛋白目标值保持不变
对于他汀不耐受患者,苯扎贝特酸基于CLEAR Outcomes试验结果被列为I类推荐(证据等级B)。德国柏林夏里特医院任务组成员Ulf Landmesser教授解释道:"苯扎贝特酸获得IB类推荐是因其在特定他汀不耐受人群中的大规模结局试验证据支持。"
针对罕见的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作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抑制剂的依维库单抗在最大耐受剂量其他降脂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使用(IIa类推荐,证据等级B)。指南继续强调LDL-C目标值不变,但新增了针对一级预防的干预阈值:极高危患者LDL≥70 mg/dL、高危患者LDL≥100 mg/dL时需启动药物治疗(I类推荐,证据等级A)。
新版指南还建议对以下群体启动一级预防药物治疗(均为IIa类推荐,证据等级A):
- 极高危患者LDL 55-70 mg/dL
- 高危患者LDL 70-100 mg/dL
- 中危患者LDL 100-190 mg/dL
- 低危患者LDL 116-190 mg/dL
Koskinas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ESC指南始终强调生活方式优化应先于药物干预。当然,对需要更大程度降脂以获得临床获益的患者,往往需要药物甚至联合用药。"指南推荐使用SCORE2和SCORE2-OP风险评估工具,可评估至89岁人群的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新增的"极高危"患者指在最大耐受他汀治疗下仍反复发生血管事件或多动脉床病变者,建议将LDL-C降至40 mg/dL以下(IIb类推荐)。
特殊人群管理
对甘油三酯升高患者,高剂量二十碳五烯酸乙酯(Vascepa;Amarin)联合他汀治疗被列为IIa类推荐(证据等级B)。对于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患者,欧洲已批准的伏洛昔森(Ionis Pharmaceuticals)获得IIa类推荐(证据等级B)。
基于REPRIEVE试验结果,对40岁以上艾滋病患者无论基线心血管风险如何均推荐I类他汀治疗(证据等级B)。指南还建议对可能接受蒽环类治疗的癌症患者考虑他汀类药物(IIa类推荐,证据等级B),这与ESC肿瘤心脏病学指南一致。此外明确指出,无明确降LDL-C疗效的膳食补充剂或维生素不可用于降低ASCVD风险,该建议基于SPORT试验结果。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