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服用常见止痛药的1亿美国人与儿童自杀激增的关联

Medications taken by 100million Americans linked to surge in suicides in children | Daily Mail Online

美国英语健康
新闻源:Daily Mail
2025-09-13 05:13:30阅读时长2分钟692字
儿童自杀止痛药自残中毒药物毒性心理健康家庭用药安全监测体系预防网络

内容摘要

最新研究显示,美国儿童自残中毒事件激增300%,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非处方止痛药成为主要诱因。费城儿童医院专家指出,家长对非处方药的安全性存在认知误区,而社交媒体、学业压力等因素加剧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数据显示,6-12岁儿童群体中自残事件致死率达25例,其中11-12岁儿童自杀率激增近400%,凸显亟需建立针对性预防机制。

美国最新研究揭示,儿童自残中毒事件激增300%,其中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处方止痛药成为主要诱因。基于美国毒物控制中心2000-2023年数据,11-12岁儿童自残中毒事件激增397%。这类事件虽仅占药物接触总量的4.8%,却导致14倍于意外中毒的住院率和8倍严重医疗后果。

研究期间6-12岁儿童群体共报告150万起药物接触事件,其中95例死亡包含25起故意用药案例。止痛药和抗过敏药构成自残药物主体,疼痛缓解类药物占比最高。费城儿童医院杰森·刘易斯医生指出:"家长普遍存在认知误区,认为泰诺、艾德维尔等非处方药绝对安全。"

数据显示,美国10-24岁群体自杀率为第二大死因,其中5-11岁儿童自杀率十年间增长50%。研究揭示双重危机:2000年后意外用药失误增长79%,2010年代抗组胺药物错误使用激增131%。2021年全美高中生自杀未遂率达10%,较2020年增长1.1个百分点。

药物毒性作用机制呈现显著年龄差异。12岁儿童摄入12片500mg对乙酰氨基酚或80片200mg布洛芬可致严重伤害。过量对乙酰氨基酚会耗竭肝脏抗氧化剂引发肝细胞死亡,布洛芬过量则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衰竭和心脏骤停。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过量可引发致命性呼吸抑制。

研究同时揭示性别差异,6-12岁自残群体中83%为女性。CDC数据证实,黑人群体儿童自杀率增幅尤为显著。研究团队指出,新冠疫情加剧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但2021年后自残事件小幅回落,可能反映疫情防控措施带来的心理健康干预成效。

研究团队强调需建立全国性6-12岁儿童药物自残监测体系,当前学术界对该年龄段自残行为研究存在显著空白。《儿科学》期刊发表的研究呼吁加强家庭用药安全管理,同时呼吁社交媒体平台、教育系统多方协作建立预防网络。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