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著名儿童医院——大奥蒙德街医院的医生们困惑不已:他们长期用于治疗癌症患儿的疗法竟突然失效。八名接受骨髓移植的年轻患者未见好转迹象,部分儿童病情持续恶化。四名患儿死亡后,医院拉响警报,立即暂停自2003年以来一直成功的治疗方案,并启动紧急调查。
骨髓移植本应为癌症患儿提供缓冲,抵御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化疗会清除健康的未成熟血细胞(即干细胞)和癌细胞,因此医生通常在化疗前将健康血细胞冷冻保存。化疗结束后,这些冷冻细胞经解冻回输(即骨髓移植)以补充患者体内细胞。
大奥蒙德街医院表示,移植前已进行常规检测,未发现任何问题。最终,尤斯頓大学学院医院的干细胞专家迈克尔·瓦茨博士在死因调查前受聘提交独立报告,解开了谜团。
瓦茨博士回忆:"当实验室收到样本进行测试时,我们按常规进行细胞计数和存活率检测。"这些行业通用检测用于确认冷冻保存的干细胞是否足够存活且具有活性。"结果显示它们状态极佳,"他补充道。随后他追加了一项功能测试,观察细胞在实验室的生长能力,这能判断其在患者体内的实际功效。
"功能测试结果令我们震惊"——细胞无法正常生长。"不幸的是,细胞如同人类,功能衰退后便会死亡。常规检测无法捕捉这一问题,"瓦茨博士解释。他强调大奥蒙德街医院始终遵循现行最佳实践指南,但多数医疗机构因功能测试需数周出结果(常规检测仅需数小时)而未采用此法。"要求每份样本都做功能测试并不现实,这主要是研究工具。但建议医院用它验证冷冻流程是合理的。"
干细胞的冷冻、储存及解冻过程至关重要,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细胞损伤。干细胞是由人体骨髓产生的高度未成熟血细胞,可分化为各类正常血细胞。医生可采集此类细胞冷冻保存,供日后治疗使用。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常需此治疗,因化疗会同时清除健康骨髓细胞和癌细胞。干细胞移植类似于骨髓移植,旨在补充损失的细胞。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干细胞生物学教授弗朗切斯科·达齐指出,干细胞冷冻已成为标准流程,并发症极为罕见。例如,细胞会混入特殊溶液防止内部形成有害冰晶,"在液氮中经严格控温的储罐冷冻,温度持续监测并连接警报系统。"他强调解冻环节最为关键:"理论上此处易出错。若细胞回收率低于预期将影响临床效果——回输细胞数量越多,患者预后越好。虽有少数患者植入效果不佳需二次移植,但严重事故极为罕见。"
负责其中一名患儿死因调查的验尸官玛丽·哈塞尔表示,各方对操作失误原因尚无共识。大奥蒙德街医院声明已采用替代方法重新实施细胞冷冻,并正密切监测该流程。瓦茨博士总结道:"错误现已纠正,但这是一场彻底的悲剧。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严肃性。"
【全文结束】